冰雪消费是高端消费,向来在欧美城市中产里盛行,在中国并不流行。但事情正在起变化。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逐渐提高,消费层次和品位也在水涨船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钱包鼓了自然向往“身份消费”。这些年,人们的消费一直在升级,O2O淘汰了泡面和啤酒,自助游代替了跟团游,冰雪消费走进中国日渐庞大的中产阶层,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体育消费,在我们国家从信贷+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的过程中,将与大文化消费、大旅游消费共同构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强大群众基础的足球、篮球和网球,商业化早已初具规模,未来面临的只是如何做大的问题。而跟城市中产气味相投的马拉松、游泳和冰雪,也正在席卷年轻世代。越来越多的孩子,鲜少接触乒乓球和羽毛球这样的低门槛运动,更多接触滑雪和冰球这样的高门槛运动,后者意味着一笔不菲的装备和学习支出。这种商机迅速被企业捕获,中国的冰雪产业也开始进入快车道。
毫无疑问,北京联合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带动了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这是中国冰雪产业和冰雪消费未来井喷的一块重要跳板。事实上,冰雪运动的产业链十分绵长,自身便涉及休闲度假、场地配套、器材装备以及赛事培训,同时又可以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旅游、地产、酒店、餐饮、娱乐和文化产业,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充满想象空间。
如今,冬奥会的临近和冰雪消费时代的呼之欲出,已经让此前籍籍无名的崇礼雪场暴得大名,成为张家口以及京津冀的一张名片。这样的示范效应,对于地方政府,对于国资民企,都有着巨大的吸引作用。嗅觉灵敏的地产巨头已抢先布局,从其他过剩产业溢出的资本也正在涌向冰雪产业。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一个打通吃喝玩乐住宿购物的文体旅游产品,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大IP。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冰雪产业和冰雪消费的巨大前景,并不会自动生成“钱景”,更不会一蹴而就。消费经济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日进斗金,而是年进斗金、细水长流。因此光有资本建不成“冰雪城”,品牌和文化同样重要,市场的制度供给同样重要,政策松绑和政府服务同样重要。市场是开放的,人们是可以用脚投票的,消费既可以留在国内,也可以跑到国外,打动消费者的不是国货和情怀,而是质量、服务和品牌。■据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