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月红 实习生 杨李芬芳
本报8月16日讯 为期两天的2016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今天在长沙开幕,全球范围内的1600多位城市建设和规划领域大咖云集,大会以“绿色循环、包容韧性、和谐宜居 ”为主题,围绕国内外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等19个主题进行专题学术研讨。此次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承办。
交通韧性
是整个城市韧性的关键
什么是韧性城市交通?会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作了“构建韧性城市交通五准则”主题报告。据他介绍,韧性城市的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灾害),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分为技术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和经济韧性、交通韧性。其中,交通韧性是整个城市韧性的关键。
仇保兴认为,城市交通系统在软硬件方面具有足够的适应、抗冲击、学习和自我调整恢复能力。针对大城市拥堵问题,仇保兴认为应从需求侧方面进行相关管理。“比如,可以减少内城停车位、提高停车费;增加公交专用道与步行街;按‘单双号’或不同编号车牌出行控制等。”此外,他还提出,着眼于“多用信息,少走冤枉路”,提倡智慧交通能使每个出行者“掌控全局”,使多样化城市交通设施与市民构成组织的韧性整体。
磁浮交通
可破解城市交通诸多难题
在“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技术及其展望”的主题报告中,以长沙磁浮交通快线为背景,副省长张剑飞介绍了磁浮交通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013年,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试验近3万公里,达到工程化水平,这也标志着湖南省掌握了中低速磁浮车辆核心技术,此后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运营线落户长沙。
对于目前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诸多难题,张剑飞认为,磁浮交通自身拥有巨大优势可以予以破解。“从城市交通规划的角度看,磁浮交通除具有普通轨道交通特点外,还具有占地少、适应强、噪声低、投资省等优势,能全面应用到城市繁华区、旅游风景区、交通枢纽之间点对点的连接、二三线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客运线等范围领域。”他表示, “目前,磁浮交通系统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且拥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海绵城市建设
有利于解决城市内涝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俞孔坚以“海绵城市与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出解决城市化格局存在问题的关键是,跨尺度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有利于城市生态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一座城市10%的绿地拿来做海绵城市,就能解决雨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