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留存的诗文特别多,他对自己的生活、所居多有描述,这也是为何大家喜欢写他买房的原因。当然白居易迟迟未买房,除了金钱原因外,我觉得更多是手里的钱与喜欢的房子不匹配,因为临近五十岁,终于在新昌坊购得十亩住宅时,白居易并没有特别喜欢。
白居易最爱的还是洛阳履道坊的园林,应有十五亩,一半是池子。按照他的意愿改建,竹子莲花鹤,无一不缺。人生最后的十几年,白居易在此安然度过。
白居易买房之所以比较典型,还因为他非当时贵族,却通过科举逐渐成为高级官僚,文名满天下。这与今人入大学毕业工作一步步升迁有近似之处。同样长安这个名利场,与今天人才集于北上广深有相似之处。
初到长安:住旅店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初到长安的人,如没有亲戚或者祖宅可投靠,很多时候自然是寄居旅社。科举一般冬季举行,明春放榜。来京后或者租住寺院道观或者短租赁屋,或者直接住旅舍,毕竟旅舍能更细致周到地解决一些住宿问题。白居易初来长安时应该是选择的旅舍。
第二年2月份,白居易得知了自己中选的好消息。802年冬,30岁的白居易再入长安,参加的是书判拔萃科考试。考试自然合格,第二年与元稹等人同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之职。
既然授官了,就要在长安居住上班啦。但是刚上班也没有什么闲钱,于是白居易选择租房。
白居易租的第一个房子位于常乐坊,与兴庆宫仅有一坊相隔。兴庆宫原来是兴庆坊,唐玄宗李隆基将此改建为兴庆宫。常乐坊靠近春明门、延兴门,可以往东出城,往南六坊为曲江,赏玩十分方便。
白居易在他的《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里说:“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堆一壶”。有竹有酒就是好生活,虽然这里也就“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郊区买房:下邽县
门去渭兮百步,常一日而三往
不过很快,单身生活被打破,母亲前来投靠他,于是他在长安郊外买了一套房子。那是贞元二十年春,长安租房的第二年。房子在下邽县义津乡金氏村,地处渭河边,“门去渭兮百步,常一日而三往”。
下邽的这个庄园算是白居易工作后买下的第一套房产,也成为他一段时期家的所指。林晓洁在《中唐文人官员的“长安印象”及其塑造》中曾专门分析白居易“家”与“故园”的表示,对于长安,除了年近50购入的房子外,“渭北庄园”在他心中一直是家,外放中一直念念不忘渭村风物,“日下风高野路凉,缓驱疲马暗思乡。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即使老来在他最满意的洛阳家中,他也会提到“渭曲庄犹在”。除了对长安感情复杂外,下邽的家也是他第一套自己花钱购买的庄园。丁母忧的三年,他一直住在下邽县的这个庄园,将其视为心中之家也是人之常情。
换房了:永崇坊华阳观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从常乐坊搬到永崇坊华阳观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校书郎三年任满,他需要准备应制举。同时贞元二十年,正是唐历史上的永贞革新,结局大家都知道,改革失败,二王八司马流放。刘禹锡、柳宗元都属于被流放的那批官员。白居易此时虽未正式参与其中,但他也在关注着时局,暂时远离政治纷争,潜心准备考试,“隐居”于清净的华阳观也是搬家目的。最重要的,个人认为是华阳观所在的永崇坊与元稹的靖安坊相邻。
华阳观本身有多大不可考,但是他的主人先是玄宗之女兴信公主,后又转手为“恃富而骄,于京城创起甲第,穷极奢靡”的郭英义,他死后宅子被籍没入官。后代宗为华阳公主追福,宅子变为华阳观,规模应不小。华阳观本身环境十分优美清静,是赏花赏月胜地。在他的《永崇里观居》写道:“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听起来就是一个适合静思读书做学问的地方。
回长安:昭国坊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
一直到元和九年,白居易被授左赞善大夫(正五品下),他重新回到长安,居住在昭国坊,此时他已经43岁。
昭国坊比他之前租住的地方都靠南,位于华阳观所在的永崇坊正南,晋昌坊正北,靠近大雁塔大慈恩寺。关于这时期的生活他也写过不少诗,“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贫困日高起,门巷昼寂寂”;“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尽管住所很惬意,但此时需要值夜班,早晨还要上早朝,他有些不耐烦,尤其是冬天的五更天。他在《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里抱怨,“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的确,听到咚咚鼓声坊门开,天未亮便要从城南赶到城北,的确很令人讨厌。难怪他要说“进入阁前拜,退就廊下餐。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但那是雨后清和天呀。
终于买房:新昌坊
唯忆夜深新雪后
新昌台上七株松
白居易进入漫长的流放期,自此直到他的人生暮年,与长安似乎关系都已经没有那么大。
元和十年八月至元和十五年夏(44-49岁),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忠州刺史。长庆元年(821年),他回到长安,官居主客郎中知制诰,后任中书舍人(正五品上),也终于在帝都买了房,位于新昌坊。这应是白居易在长安住的最好的宅院,大约占地十亩(约六千平方米),大概相当于一个11人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可以参照广州的光孝寺(约45亩)。
在以后的日子里,回忆起新昌宅,白居易最多提的还是那夜深新雪后,新昌台上七株松。新宅居住到长庆二年七月,住了一年半的时间,再次外任杭州刺史。长庆四年征召回来时,自求分司东都。
再次买房:履道坊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在东都洛阳,白居易终于买到了最让自己满意的宅院,“于履道里得故散骑常侍杨凭宅”,杨凭即柳宗元岳父。
实在太幸福,白居易在《池上篇》中说: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飒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买了洛阳房子之后,白居易曾短暂地回京任职,但是很快他便又回洛阳了。■据十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