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华声对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挑战21天

第A3版
华声对话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景再美,美不过人的脸庞
对话湘籍著名肖像摄影家刘大伟
文/记者 匡萍

    刘大伟

    196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著名商业领袖摄影家、国家肖像馆发起人。能在复杂环境中捕捉被摄人物的个性精髓,其商业领袖肖像摄影作品广获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影像藏家典藏。1987—1988年,举办“少数民族风情”巡回个人摄影展览;2014年,举办“透过表情看思想”第一届中国著名企业家肖像摄影·大伟摄影经典作品展。

    18岁,他为收集绘画素材第一次端起相机,并热爱上摄影;22岁,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从湖南一路骑行到云南,用两年时间拍摄当地风土人情;年近不惑,他3次勇闯北京,寻找更广阔的摄影天地;50岁,他在北京举办“透过表情看思想”第一届中国著名企业家肖像摄影展,并计划全国巡回展……

    4月25日—5月5日,湘籍著名肖像摄影家刘大伟的全国巡回展首站展示于家乡长沙,摄影展在湖南美仑美术馆举行。历时三年,他拍摄了柳传志、马云、褚时健、王石、陈东升等一批中国一流企业家的肖像,创造性地呈现出一个时代中国精英阶层的表情与思想。

    5月12日,刘大伟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的专访。

    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思想和精神

    都市周末:为什么想要筹划一个关于国内著名企业家的摄影展?准备了多长时间?

    刘大伟:这其实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算是对自己30多年摄影道路的一种总结。做这个摄影展的契机,是有一次我去看一个画展,正好碰上以前拍过的一个企业家——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创始人王巍,他问我以前给企业家拍的片子还在不在,让我整理整理要帮我做个展览。2008年到2010年,我拍过很多国内知名企业家。整理后我觉得少了些,就继续拍,包括在长沙做巡展,我也拍了不少本地的著名企业家,比如傅胜龙、叶文智、胡子敬等。

    在我看来,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思想和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商都是排在末尾、被轻视的,现在做一个表现这个群体的思想和力量的摄影展是有价值的事情。

    都市周末:为什么会钟情于拍人

    物肖像?如何通过一个人的表情看他的思想?

    刘大伟:这个很好理解。离开了人,这个世界就毫无意义。虽然每张脸上都是五官,但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每一秒的表情都不一样,这种变化和不同很有趣。

    摄影是一种媒介、一种瞬间艺术,每个人的面部表情都能反映他当下的心态和思想。要跳出取景框,去找出乎意料的瞬间和他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很多人说董明珠气场太强,很难拍。但我发现她在聊到女儿时的表情完全不一样,再强势的人,也有温柔的一面。

    崇拜优素福·卡什,黑白照片更有力量

    都市周末:拍成功企业家时间有限、拍摄场景单一,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刘大伟:一般我都会事先做足功课,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概做一些拍摄构想。当然更多地要靠临场发挥,有时候现场反而能有意外惊喜。

    去年冬天我拍褚时健,先去他的果园住了一晚,后来拍的头一天晚上我想去拜访他一下,提前沟通沟通,免得拍摄时显得陌生,但是等了半个多小时,门也没开,毕竟他年纪大了,睡得早。拍摄当天,我还在琢磨怎么样去表现这个老人,正好他家客厅的门一打开,一束光照进来,好多灰尘在光里飞舞,我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写的一句诗:“当阳光照进窄门,灰尘第一次看见了它的身影。”这让我想到,大千世界里人不就像灰尘一样吗?所以,我就把他请到这束光线里,用阳光勾勒出他的身影,岁月的痕迹都写在脸上,直至人心底。

    都市周末:您摄影展上的照片都是以黑白形式呈现的,为什么这样来设计?

    刘大伟:去掉繁杂的色彩,才能还原本真。黑白形式的艺术感染力更强,能让聚焦点集中于这个人的面部表情,让人安静地感受。优素福·卡什,我最崇拜的一个摄影家,他的黑白照片就非常有力量。

    都市周末:您为什么崇拜他?

    刘大伟:他是一个世界级的肖像摄影大师,在动荡的年代里拍了大量重要人物的肖像,如海明威、爱因斯坦、丘吉尔、肯尼迪等,很多伟人的形象通过他的镜头记录和保留下来,非常珍贵。

    不愿按父母画的圈圈走,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都市周末:您最初接触摄影是什么时候?契机是什么?

    刘大伟:我18岁开始端相机,到现在有32年了。那时候是为了给绘画收集素材,因为我从12岁就开始学画画。后来我还做过一段时间商业摄影,除了自己确实喜欢摄影,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能赚到钱。

    都市周末:1986年您曾骑行到西双版纳去拍当地的风俗民情,做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家里人不反对吗?

    刘大伟:那时候20出头,正是心怀梦想的年纪。当时也是受三毛流浪生活的影响,觉得应该出去走一走,走出一个人生的方向,所以就想骑着自行车去拍摄各地的风土人情,拍完56个民族。

    家里人肯定是反对的,我父亲就极力阻止我去,追出来将我堵在湘江大桥上,把自行车锁上。那时候叛逆,还跟他叫板说:“不还给我,我就从桥上跳下去。”不过最后还是心软,跟他回去了。第二天,我留下一封信就偷偷去了云南。父母总是喜欢给孩子画个圈圈,以为我们会幸福,但我一直认为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老了才不会后悔。因为没什么钱,那次56个民族的拍摄计划只完成6个。

    都市周末:您应该是一个喜欢观察、内心丰富而敏锐的人。

    刘大伟:对。可能是多年来摄影养成的习惯,我觉得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是一个怪人,在家乡的时候,经常大冬天跑去池塘游泳,一些看似出格的事情虽然需要勇气,但给了我们独自享受的机会。

    为梦想3次闯北京,未来想筹建国家肖像馆

    都市周末:据说您是2007年才从湖南去北京发展的,为什么40多岁还有勇气做出这个决定?

    刘大伟:其实我有3次闯北京的经历,2000年、2002年、2007年,只是2007年最终在北京落脚。

    圣经上说,父母和故乡是阻碍人前行的两大枷锁。我曾经的拍摄对象——著名导演谢晋也跟我说过一番话,他说:“这么多人给我拍过照,只有你把我的德性拍出来了。你呆在湖南可惜了,如果你想去上海,我帮你,如果你想去北京,我找人帮你。”我意识到,再不出去,梦想就没办法实现了。长沙就好比是一个花盆子,如果想长成参天大树,就要去寻找更好的土壤。到北京的这几年,无疑使我的人生结构都发展了改变。

    都市周末:摄影带给您的最大乐趣是什么?您的梦想又是什么?

    刘大伟:一个人最幸福的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愿意做的事,我觉得我是个幸福的人。

    风景再美美不过人的脸庞。今年年初,美国国家肖像馆就做了一个展览——最酷的美国人。其中一张肖像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早期创业时的,留着大胡子、长发飘飘,骑着哈雷摩托。如今苹果已经家喻户晓,再回过头去看那个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是多么有意味。所以,我拍过马云很多次,但展出的照片还是第一次拍摄的那张,那时他也还是个不那么风光的逐梦者。

    现在我正在发起筹办一个国家肖像馆,想用摄影、绘画、雕塑三种形式将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肖像收录、展示出来。建企业家肖像馆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响应了。国家肖像馆的难度会大一些,但是没关系,当越有能耐的人愿意来做这件事的时候,它总会做起来的。只要时间允许、生命允许,未来我就想做这件事情。     

    ■文/记者  匡萍

    大伟首先剥开了时尚化和庸俗社会成功学的面纱去表现和发现,并提示这些人物肖像面目之后深刻的属于思想和灵魂范畴的东西,赋予艺术以本质的力量。

    ——邓平祥(著名艺术评论家)

    现在很多摄影家会寻找很多光怪陆离的新技术,试图让你在镜头里变得更丰富更精彩,但大伟一直是老老实实的,非常诚实的。这事实上是古典主义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用知识,去掉了繁华的技术,直抵人的内心。

    ——苏小和(著名财经作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挑战21天
   第A3版:华声对话
   第A4版:家园
   第A6版:华声悦读
   第A7版:华声杂志地图
   第A8版:华声专题
风景再美,美不过人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