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华声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焦点

第A3版
华声焦点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318项成果获奖
“氢弹之父”于敏摘最高科技奖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    新华社 图

    ■制图/王珏

    于敏其人

    核物理学家,生于1926年8月16日。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于敏构型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也称于敏-邓稼先构型)。

    隐姓埋名

    在中国核武器专业领域,于敏和邓稼先齐名,由于保密原因,直到1988年退休后才解密。

    中共中央、国务院9日上午在京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

    【亮点】

    最高奖连续3年奖给军工专家

    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25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有15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6成。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开始,最高科技奖已经连续3年颁发给了军工专家,共有5人获此殊荣。如2012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是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2013年获奖者程开甲为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于敏,主要从事核物理研究,是一位军工专家,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其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从15年来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稀土开发也是近几年国家的重要课题,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徐光宪于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对能解决国内民生的重大问题者的一种奖励。记者发现,有3位农业专家获此殊荣,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小麦之父”李振声。

    【释疑】  

    本届仅1人获奖,并非首次

    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15年来,仅2004年出现空缺。据媒体报道,当年最高奖评审程序微调,往年入围最后一轮却未能获奖的科学家2004年可以跳过初评,直接进入最后一轮,由此导致最后一轮有5名候选人,使投票分散,最终未能产生最高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002年、2006年都只有一名科学家获得最高奖殊荣。

    据记者统计,15年来,共有25人获最高科技奖,他们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最大的95岁,是去年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另外三位是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和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获奖时64岁。多数人集中在80岁以上,获奖时年龄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5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6成。

    【分析】

    体现国防力量的不断强大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蔡言厚表示,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当前,无论在哪个国际多边舞台,中国的大国角色都备受世界关注。

    蔡言厚表示,如果要实现伟大的民族振兴,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国防能力建设,最高科技奖连续3年颁给军工专家,是国力增强和国防力量不断强大的一个体现,也表现了国家对于国防科技建设的重视。蔡言厚还表示,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核心利益上的碰撞日益增多,中国将更加重视军事硬实力的展示。

    (更多详细报道见1月11日都市周末)

    人物

    绝密忠诚

    于敏曾“隐身”三十年

    “一个现代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于敏

    在中国核武器专业领域,鲜为人知的于敏和邓稼先齐名,堪称中国“氢弹之父”,只是由于保密原因,于敏的名字直到1988年退休后才被大家知道。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敏赫然在列。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2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背景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试验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八个月的时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焦点
   第A3版:华声焦点
   第A4版:华声速览·政务
   第A5版:华声速览·世相
   第A6版:华声重点·严惩老赖
   第A7版:华声财经
   第A8版:广告
“氢弹之父”于敏摘最高科技奖
981钻井平台
7科学家和1外国组织
香港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