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华声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特别关注

第A3版
华声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很短暂,但自然是长远的。我们不在了,芦苇还在,植物还在,自然还在。”
将人的位置放低 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大赛启动 “低干预”成为主题

    12月17日,长沙湘江黑石铺大桥以南的巴溪洲,景观设计契合“低干预景观”环保设计理念。

    一位朋友前往丹麦看望从事艺术工作的女儿。一下火车,他惊讶了。“唉呀,你们这儿和我们宁乡差不多啦。”12月3日,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朱力用这则故事开启了他的讲座。

    在北欧的街头公园,朋友的女儿骑着自行车姗姗而来。“我好不容易从中国飞到发达国家,怎么你骑的还是单车啊?”父亲更不能理解的是:公园满是野草,看上去没什么设计。“这就是低干预景观。”朱力点题。

    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正在参与低干预景观学术论坛。这一天开启的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大赛,也以“低干预”为主题。

    对于这批在象牙塔的未来设计师们来说,他们在参加大赛时,可能要抑制一下自己的创作激情了。相对于创作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这种对激情的抑制或许会在未来深深改变他们对自然、对建筑、对作品的态度。

    长沙巴溪洲

    被年轮洗刷的大地艺术得以保留

    要了解低干预景观设计,长沙有一个好去处。

    12月17日,长沙市岳麓区巴溪洲,在这座刚刚试运营2个月的城市公园,游人们享受着难得的冬日暖阳。

    同是湘江之上的洲岛明珠,巴溪洲与橘子洲差不多大小。如今,众多的人文景观、艺文演出早已把橘子洲点缀成一个喧嚣的、活力的、文化的岛屿。而在3年前,设计巴溪洲景观时,设计师们决定走一条与橘子洲不同的生态、自然之路,强化“清水出芙蓉”的格调,突出它的灵魂与野性。

    低干预成为岛上景观的主要设计手法。

    这座几千年来因冲积而成的沙洲,被年轮洗刷的大地艺术得以保留。在这里,游路是起伏的。有的绿地被稍稍抬高,低洼处被设计成水塘、河道。这是被设计师还原并适当强化的河流冲积沙洲而形成的自然形态。

    著名景观设计师、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小保告诉记者,景观如果是高干预设计,巴溪洲或许会呈现几何化、立体化,道路笔直平坦,周围铺满草坪。

    走在有起有伏的游道上,国防科大退休教师徐阿姨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着路边换上冬日红妆的水杉。其实,水杉这种原生性植物不仅漂亮,更适应本地自然生长条件,不需精心维护。这也是设计师没有选择海枣等植物的原因,这些外来植物时常需要“打吊针”补充营养液,冬天要“穿棉袄”,并不符合“低成本、低维护”的理念。

    让自然做功,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往巴溪洲纵深走去,同样的设计理念渐次显现。景观墙用的是本地的红石,产地在宁乡,一吨只需四五十元,成本只有花岗岩的十分之一,效果却不输于它。步行栈道,用的是竹子压碎后制成的竹木,它比防腐木更耐磨、耐久,所以不用像防腐木那样每半年维护一次。徐阿姨休憩的坐凳,凳基用鹅卵石、废弃的青砖垒成,再用钢丝网固定,透气性好,以后卵石缝里还会长出小草来。

    徐阿姨坐在石凳上,将拍摄的美景发到微信朋友圈。她告诉朋友们,这里很美,“植被还没长全,明年来,会更漂亮些。”在城市的边缘、大的环境空间下,景观需要的是时间的积淀。刚刚建成的景观并不是最美的,低干预景观设计师往往通过生物链条的设计,让自然越来越美,而不是靠人工维持其形成的状态。

    “要让自然来做功。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干预自然。”在巴溪洲景观设计者王小保看来,洲岛真正的主人是这儿的鸟,这儿的芦苇、原生态植物。游人只是这里的过客。“人生是很短暂的,但自然是长远的。在设计中,我们要把人的位置放低,还原自然更多的原真性。我们不在了,芦苇还在,植物还在,自然还在。”

    相较于高干预景观产生的些许强迫性,这种“将人的位置放低”的设计理念会使游人更好地发现、享受自然的变化,在大的环境场下,自然成为主题。

    比如一年后,徐阿姨或许会欣喜地看到巴溪洲的水杉伫立得更挺拔了,岸堤的芦苇摇曳得更欢了……

    新型城镇化下的反思

    房子卖了之后,景观难以延续

    从类似巴溪洲这种大的城市环境空间回到住宅区,居民生活的核心区域,我国景观设计高干预、高投入加剧的趋势愈发明显。

    据统计,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加到2012年的52.6%,未来十年、二十年内,还会持续增长,达到75%-80%。在此过程中,房地产商之间竞争白热化,楼盘开发商对景观的要求严苛。艺术玻璃墙磨边要多层;水幕要呈现不同的色彩,要有变化;喷泉要喷射到天空数十米……对设计师提出的要求却往往需要靠大量的消费来支撑。

    “有的房产商喜欢高亮度,他们恨不得把一条街的灯全部最亮化,让购房者从远远走来就感觉他们楼盘是最亮的,比别人家都亮。”中南大学朱力教授说,房地产景观项目后期运营时,水电消耗是最费钱的。之前看似很炫的设计,往往后期维护费用极高,开发商不堪重负。于是,在房子卖了之后,相当多的景观不再延续;尤其是水景、灯光,不少全部被关。

    “于是,在做项目设计时,我们必须对灯具的选择、照明的方式以及照明的艺术效果通盘考虑。”朱力强调,低干预是个“一揽子工程”,景观设计不能为了所谓的效果去牺牲效益。“植被也是一样,为什么不能将生产性景观置入呢?景观观赏性和功能性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事实上,西方很多园林,它们的植物都是生产性的植物,这样可以节约大量土地。”

    随行就势

    控制设计欲望的未来设计师们

    在朱力看来,中国不少设计师们不是没有激情,而是过于有激情。“恨不得立马做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让景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实是有问题的。朱力强调,“设计师应该将原本的自然现象与过程强化,而不是破坏。很多项目一开始便‘三通一平’,地表的径流、小溪一下子全破坏了。”当然,这与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不无关系,大家恨不得景观立马显现效果。

    在此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下低干预景观”成为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大赛的主题。该项活动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办,旨在推动景观设计向绿色生态化发展。

    大学生们成为活动的主要参赛者。记者看到,低干预景观设计理念已经慢慢渗透到这群未来的设计师手中。参赛的湖南工业大学王又晨等设计的“枫溪湿地公园景观”项目,植物配置选用株洲主要植物群落中的伴生植物,以避免其他优势物种入侵。湖南师范大学刘亚晨在设计社区公园时,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材料,欲将社区公园打造成城市中一处可视风景,使之成为真正的城市中的“桃花源”。

    低干预景观设计不等于没设计,它的“非一蹴而就”、随山就势,考验着设计者的理念与情怀。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大赛有哪些作品能在实践后改变我们的生活情态?本报将持续跟进。

    ■文/记者 王铭俊 康蒙

    图/记者 刘银艳

    链接

    低干预景观

    做到低干预景观,需要设计师在场地设计时,最少量地介入场地、最低程度地干预环境、最高度地利用现有场地资源。

    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大赛启动

    由省文联、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办的本届大赛以“新型城镇化下低干预景观”为主题,作品征集范围涵盖创意设计类如公园与花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立体绿化设计等6项和景观设计理论类(含专著和论文),并要体现低废弃、低成本、低建造以及低维护和管理的“低干预景观”内涵。

    本着为景观设计领域培养后备人才的宗旨,参赛对象为全国范围内学习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在校生,不接受专业设计机构从业人员报名。

    赛事详情见官网:http://www.chda.net/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特别关注
   第A3版:华声特别关注
   第A4版:打捞身边的历史
   第A5版:打捞身边的历史
   第A6版:华声周末看点
   第A7版:华声特别报道
   第A8版:华声专题
   第A9版:华声专题
   第A10版:华声对话
   第A11版:华声悦读
   第A12版:华声杂志地图
   第A13版:华声老镜头
   第A14版:华声百家
   第A15版:华声专题
   第A16版:华声专题
将人的位置放低 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