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士”学位不是职业教育的救命稻草
段思平

    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工士学位授予仪式上,身穿导师服的特邀嘉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向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证书。据悉,这是国内首所高职院校试水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授予学位。(6月22日《扬子晚报》)

    “工士”学位在国内虽然尚属新鲜事物,但在国外和香港地区早已有之,它相当于副学士学位,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提供了对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对于发展面临瓶颈的职业教育而言,“工士”学位的试点堪称是一个利好。不过,高职院校绝不能因此过于乐观,如果无法转变发展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即使拥有学位认同,也无法从根本上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原因并不复杂。一是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学历贬值已是大势所趋,博士、硕士层出不穷,即便学士学位也谈不上有多大竞争力,更遑论“工士”呢?二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本不在学历,而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果职业教育本身不能对接市场需求,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操作娴熟、迅速上手,那么高职生即便顶着“工士”的头衔,也无法获得企业的青睐。

    近年来,由于许多行业蓝领工人稀缺,社会逐渐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国内职业教育并未迎来春天,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这是因为,众多高职院校一方面在培养模式上仍失之粗放,无法与企业需求精准衔接,另一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源竞争上,忽视了对教育质量的把关,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因此,真正令人担心的是,高职院校为“工士”带来的招生吸引力沾沾自喜,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须知,倘若不对现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即便挟“工士”正名之利好,也无法使高职生真正获得认同,反而只是加剧了学位的泛滥。解决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才是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工士”学位也许有锦上添花之用,但绝不是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

    ■段思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务
   第A6版:华声城市
   第A7版:专题
   第A8版:华声城市
   第A9版:2014年中庆会员盛宴
   第A10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A11版:专题
   第A12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A13版:消费
   第A14版:华声文体
   第A15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是什么让“德艺双馨”的节操碎了一地?
非常语录
“工士”学位不是职业教育的救命稻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