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印度通讯运营商BSNL纪念性地发出最后一封电报,标志着有160多年历史的电报业务在印度正式告终。
我国依然保留着电报业务。在长沙,市民想要发电报只能前往位于蔡锷路的电信营业厅,然而电报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总共才发了4封电报。曾经伴随着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而风靡一时的电报,如今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记者 杨田风
实习生 孔文艾 刘燕
怎么
收费
40年来,每个字涨了0.11元
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多家邮政和电信营业厅都已不再受理电报业务。业内人士告知,长沙仅剩的最后一处可以发电报的地方位于蔡锷路电信营业厅。
但在这里,记者也已看不到任何和电报有关的信息。
“电报的用户群体太小了,我们只是兼做这一业务。”该营业厅相关负责人陈国英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受理,最后由电信东塘总部发送,今年以来,长沙总共才发了4封电报。
记者了解到,现在发电报每个字仍是0.14元,这个价格已经几十年没变,因此被一些网友戏谑为“最有良心的价格”。
不过,电报曾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家住长沙梓园路附近的谢爹爹曾经负责接收单位电报,上世纪70年代初,他一个月的工资才18元,发电报每个字就要3分钱。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人们发电报时惜字如金、字斟词酌的景象,最短的电报一般是两个字,如“速回”、“平安”、“已到”等,使用频率很高。
谁在
使用
仍在使用电报的多为公务需要
在当前即时通讯如此发达的年代,收发电报的又是哪些人呢?
“军用、航空、高铁等领域占到了90%以上。民用领域,电报只是作为通讯业务的一项补充,用户只有在其他通信方式联系不上或者需要文字凭据才选择发电报。”长沙电信公司最后一名懂发报技术的员工肖建强透露。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报曾分为气象电报、汛情电报、政务电报、礼仪电报和汇款电报等,其中汇款电报占了总发量的50%以上,“这与改革开放第一批下海经商潮有关。主要是来自广东的汇款电报,他们挣了钱汇往农村的家。”肖建强说,现在寥寥几个发电报的基本是老年人,多是向中央机构反映上访请求。
而收报大多由外地的公安、医院等部门机构发来,一些独自在外地打工的本省人,发生意外死亡或重病,又联系不上家人,相关部门就会按照身份证信息发电报通知家人。
在肖建强看来,还有些人发电报是因为一种情结。去年就有位父亲向在湖南体委工作的儿子发送了一份电报,电报上的内容其实他早就通过电话告诉儿子了。他认为,“在一些特殊领域还是会使用电报,短期内肯定不会取消。”
发展
趋势
留守者感叹:“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肖建强今年退休了,接替他的是41岁的曾建文,他十多年前曾在长沙电信公司总部电报科工作,但并不懂发报技术。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给长沙某电信营业厅送手机,他反复说自己的主要工作是送货,电报业务只是兼职。
“现在的电报业务已经不靠传统的电传机了,而是依靠传真和现代物流,将你要求发电报的内容传真给对方所在城市的电信局,然后再通过邮政投递。”曾建文笑着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所有发报和收报一个月在160封左右,几乎都是收报。但每一份电报背后的付出并不简单,公司非但没有赢利,还要赔本。
他举了个例子,现在一封电报大多为60个字左右,8块多钱。如果是发到长沙地区,他就会开车去送,一天内送达。如果是市州乡镇,要先传真到市州,再邮寄投递,不算其他成本,光邮费最低就要7块。偏远农村收份电报要花上七八天。
采访中,曾建文几度问到,我国什么时候取消电报业务?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事人
长沙最后一名电报人退休了
负责全省电报业务的总站点是东塘长沙电信公司总部。这里有一栋10层高楼,30年前全属“电报大楼”,员工最多达到300多人。
前几年报务工作缩减到一间30平方米的电报房,工作人员也分流到各个部门。就在今年1月份,电报房也被改作他用,发送电报的老式微机也随之拆解,并被收入湖南电信历史陈列馆,而这主要缘于——被称为长沙最后一名电报人,59岁的肖建强今年退休了,已没有第二人懂得使用这些设备。
肖建强与电报结缘始于1971年,当年他17岁,是长沙长途电信局电报科的一名学徒,学习电报收发技术。“那时可是最抢手的职业啊。”肖建强不愿直接面对记者的镜头,回忆起往事,有些怅惘。
在他印象中,最繁忙时要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省一个月的电报业务量达到360万封,一天就有12万。那时长沙设有74个营业点,现在却只剩1个营业点、1名报务员,省内其他市州也是同样的配置。
记忆
接到电报不是大喜就是大悲
邵阳市洞口县60岁的刘琴依然清晰地记得电报最火那几年的情景:邮电局门口总是门庭若市,至少要排半个多小时的队,不少人在柜台前要想好久发几个字最省钱……
“那时候电话不普及,我们老百姓只有遇到急事时,才用电报。一听说来电报了,不是激动就是紧张,因为电报基本是急件,不是让人大喜就是大悲。” 刘琴说,1993年,儿子辍学南下打工了,因为自己不会写字无法给儿子写信,电报便成为了唯一的联系方式。即便如此,若非重要事情,一般都不会发电报。
“有一次爷爷病危,想见孙子,我就发了四个字,‘爷病速归’!”发完电报后,她心里空落落的,心里有无数个问号,儿子是否会收到?又是否会回来呢?一切都是未知的。还好,1997年,不少人家里装了程控电话,和外界联系便捷了不少,刘琴之后就再没有去发过电报。
记者手记
技术进步改变行业性价比
1844年,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发出第一份电报,让世人大呼“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到如今,电报已陪伴人类走过了169个年头,“上帝”也创造了更多的新奇迹:传真机、手机、电脑,QQ、微博、微信、3G可视电话……随着各种通讯工具风起云涌,曾经“时尚”过一把的电报只能黯然退出了湖南的通讯舞台。
现实中,人们总是很难抵挡方便、快捷的诱惑,而通信就是一个速度的游戏,越快越便宜性价比越高就越能赢。在二三十年前,电报以“快速收发”的优势“红极一时”,即便奢侈,仍然被追捧。如今的通讯工具,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电报系统已经不具备任何性价比,因此不得不面临淘汰。
“40年了,我的青春年华都在电报里。即便电报某天被取消,我也能坦然接受。”肖建强感叹,电报从繁华到隐退就是一种可以预期的必然,我们不必过于挂怀。的确如此,谁又敢说明天不会出现什么新的东西,最终将“传真机”、“微信”之流挤到历史的犄角旮旯儿?■记者 杨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