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前奏
长沙两千流浪者寻庇寒所
本报96258开通捐助热线
12月17日晚,长沙街头风寒雨冷。其时的刘亚辉正背着两袋垃圾慢慢回“家”。
他的“家”在橘子洲大桥下的一个电箱边,用广告纸将电箱外的栏杆全部围着,摊床棉絮都已脱落的被子,就是“床”。
刘亚辉,73岁,株洲人,娶过两个老婆,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一个存活了下来。为把幸存的儿子培养出来,70多岁的他选择了流浪拾荒。在长沙,像刘亚辉这样的流浪人员还有2000多人。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既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也不愿返回老家生活。就这样居无定所地漂泊在外。
12月19日,省气象台传出“雪讯”,在多地出现流浪者冻死的背景下,本报于当天开通96258捐助热线,号召市民捐出家中闲置的棉衣、棉被,一起来帮流浪者温暖过冬。(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2月20日A04、A05版)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杨柳青青 赵曌
12月26日,长沙气温降至1℃,冷雨夹着雪粒打在人们脸上,寒气逼人。当晚,来自老百姓大药房等单位的义工与本报记者一起带着整理打包好的四车衣被、带着几百读者暖暖的心意,来到街头送给流浪者。
自本报19日向社会发出“帮助流浪者温暖过冬”的号召后,引起了全省各地读者的强烈反响,短短几天就收到衣服棉被2000多件,还有数百名读者从常德、株洲、岳阳等地打来电话,希望能资助这些流浪者。
“好心人给我送钱来了”
26日晚,时隔9天之后,记者一行人在橘子洲大桥河东桥头再次见到了刘亚辉。他还睡在那个电箱旁边,还是那床破烂的被子。
听到记者的喊声,刘亚辉“哎”地应了一声,从被子里钻了出来。桥底下太冷了,睡觉时他都戴着那个捡来的毛帽子。
“是你啊,记者同志。”隔着铁栏杆看不清人,刘亚辉站上栏杆的礅子,将头探出来打招呼。
“你们的报道出来后,好多好心人来给我送钱了。”刘亚辉有些兴奋,他说,这几天有好几位市民到桥底来找他,说是看了《三湘都市报》关于他的报道,想给他一点资助。有人给他送了钱,还有人给他送了衣服和食物。
听说记者来给他送棉衣棉被,刘亚辉不停地说“谢谢”。
工作人员把全新的军用棉被递上前,他接过去,往“床”上一放,马上站直身体,脱下帽子,一边弯腰一边说:“谢谢你们了,给你们拜个早年!”颤抖的双手撞在铁栏杆上,他也不觉得疼,一连鞠了三个躬。
“快过年了,有很多废品可捡。”刘亚辉说,自己打算不回去过年了,就在长沙拾荒,赚儿子的生活费。
“天气太冷啦,真心谢谢你们”
人民路与建湘路相接的天桥下,寒风一阵一阵地刮过。这里虽然风大,但没有雨滴进来,引来了很多流浪者在此“安家”。各自选一块床铺大小的地方,铺上被子,便是床了。
“太冷啦,睡到一起暖和点。”董志军和另外一个流浪者刚回“家”。没有洗脸,也不洗脚,两个人钻进了一个被窝。
董志军是陕西人,在长沙拾荒已经一年多。他说,有时候实在没钱了,就会去下救助站,平时会靠自己赚点吃喝的钱。
在长沙火车站,也有大批的流浪者“蛰伏”在此。记者与义工们刚将衣物搬下车,流浪者就围了上来,挑选自己用得上的衣服。
“真心谢谢你们啦!”来自湘西的流浪者邓老汉说,“送来的衣服都很好,比平时拾荒捡的衣服好多了,很感谢。”
当晚,历经三个多小时,辗转数个流浪人群集中的地点,本报记者与数名义工将上千件衣被分发到了流浪者手中。还有部分剩余衣物将捐赠到救助站。
爱心汇聚
十天收到两千余件爱心衣被
“我是开服装店的,每年都有一些衣服,虽然款式旧了些,但是给流浪的人御寒还是不错的。”邓娟是金满地一家服装店的老板,看到报道的当天,她就吩咐员工在仓库里整理了20多件新棉衣,驾车送到了报社。
黄华是长沙市岳麓区麓景社区的综治专干,看到本报的捐赠活动后,他在自己所在的社区发起了宣传。短短四天时间,社区居民就捐出衣被上千件。还有不少热心居民利用休息时间来到本报帮助记者整理、分类、打包。26日晚又同记者一起,将整整四车衣物送到流浪者手里。
截至26日晚,本报共收到了市民的“爱心”棉衣棉被2000余件,其中不少是崭新的棉衣棉裤、围巾帽子。
互动
寒气逼人,爱心暖人。市民朋友,本报“帮助流浪者温暖过冬”的爱心行动仍在继续。如果您家中有闲置的棉衣棉被,请拨打本报热线96258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