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红色的,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爱晚亭畔“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更引人瞩目的是那份“青山有幸埋忠骨”的血色惆怅。这种浓烈、张扬,也常常带有血色的豪情和冲动。于是对于湖南的印象,便总离不开那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意象红色”给予的刺激和震撼。
湖南人的血性,先是体现在浓烈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情怀上的。起于两千年前的屈原,他在<离骚-天问>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悲天悯人的济世情结,其影响力浸入到湖南读书人的骨子里,融化到血液中。
如果说屈原为湖南人的忧患意识树立了精神坐标,那么千年后的范仲淹,洞庭湖畔,岳阳楼上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使湖南人更加理直气壮的担起“天下忧乐”的重任。熔铸于群体人格中的精神气象,千年传承,一脉相承,在与历史的激越碰撞中,喷射出星星火花。这星星之火,曾成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近代自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至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潇湘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饱经鲜血的侵染、烈火的洗礼、历史的锤炼。如今的潇湘大地,革命胜迹星罗棋布,像一堆堆燃烧的烈火,像一面面招展的红旗,将整个湖南映得通红。红色文化成为湖湘文化不可或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