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初中毕业,不能报考大学!为争取这今后永远不可能再来的机会,我向上级招生部门写信强烈呼吁,终于盼来了答复:‘根据你的情况是可以报名的,但必须有本单位的证明(证明你具有高中的文化水平,以及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同时,将你的成果带到报名站作参考,由他们送县招生委员会审查,最后转地区招生办,作为文化考试的参考之一……’于是,我将近5年来发表在《湖南日报》的稿件装订成册,终于敲开了高考报名站厚重的大门。那年11月,一个大雪初霁的明媚冬日,我和全国570万考生一道,跨进了曾经梦牵魂绕的考场。后来听说,这是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的比例不过1/29。正是这次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
大学毕业后,李凌沙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文科毕业生分配至湖南日报社,成了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后来出任湖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老楼是我的心灵驿站,是我的福地,是我做梦常梦到的地方。”
而 1978年调入《湖南日报》文艺部的谭谈,两年后则在这里创作了他的成名之作、中篇小说《山道弯弯》。
小说写在湖南日报的稿纸上,挺厚,一百七八十张摞在一起,有一寸多高,谭谈只好用细铁丝当绳子,把它们订在一起。小说的第一位读者,是当年在涟邵矿务局宣传部工作、后来成为电视湘军领军人物的魏文彬。他拿回去连夜阅读,被深深吸引,以至手被细铁丝的头扎破了都不知道痛。1984年,谭谈调湖南省作协,成为专业作家,后来成为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也正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文革”后重新布局调整湖南省新闻出版业、湖南广电影视业等,湖南日报社的一大批优秀编辑、记者、通讯员成为各个文化领域里的精英骨干,支撑起了湖南文化事业的新发展。
2012年6月28日,得知湖南日报大楼即将拆除,曾经在《湖南日报》文艺部工作、后曾担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的叶梦,专门为它写下一段话:“老楼是年经甲子的老建筑。俄式结构,厚重,空间大。我上世纪80年代供职于此,在北二楼西大办公室呆了三年。我在那三年的工作、读书、创作思考,与这栋楼的记忆紧紧联系在一起。老楼之于我是温暖的,它的每一个空间都在我的记忆里鲜活如初。它的空间温暖了我的灵感,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老楼是我的心灵驿站,是我的福地,是我做梦常梦到的地方。始信建筑空间对于灵魂的影响。”
叁
我相信,即使这幢旧楼最终被拆除,即使这家报社以全新的规模和姿态进入未来,当年的脚步声和咳嗽声仍可能一再回响,潜入很多人的梦乡。
■韩少功(著名作家,翻译家,曾任海南省文联主席,为湖南日报副刊作者)
那时摸黑前行的经历也是一种财富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成为这栋老楼的关键词。1995年成立的三湘都市报社,标志着湖南日报社开始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2001年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更成为湖南报业文化产业的新起点。随着都市报的发展和集团的扩大,更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开始走进这栋大楼。这栋大楼盛满了他们的青春记忆,更与他们的事业融为一体,见证了新时代湖南日报社快速发展的历程。
199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日报社工作、现任湖南日报专题新闻部副主任的刘银艳, 还记得自己第一年来报社时,记者们没有配备电脑,稿子还是手写,从写初稿到成稿,可能要誊上四五遍。为了做出点成绩,她有时候会在办公室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这栋楼楼层特高,上一层楼要拐三个弯,晚上走楼梯时没有灯,心里挺害怕,只能麻着胆子往前走。现在想想,那时摸黑前行的经历也是一种财富。”
她记忆最深的,是每年元旦新年的夜晚,报社绽放的烟花照亮这栋充满历史感的大楼。还有大楼后面的花园。她喜欢花园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和春天把花开到办公室窗前的桃树。老楼拆迁在即,她计划着哪天要去花园和同事们拍照留念。
“它们别有一番动感和柔情,恰似公正、严谨的新闻之中要有感情,要有对爱的诠释和传递。”
和刘银艳一样,三湘都市报《都市周末》的见习编辑匡萍也喜欢老院子里的这座花园。花园中央有一个小水池,她喜欢下雨天站在楼上窗前,看水池里激起的一圈圈波纹。“它们别有一番动感和柔情,恰似公正、严谨的新闻之中要有感情,要有对爱的诠释和传递。”
2012年4月,快速发展的《三湘都市报》进行了又一次招聘。匡萍和几十名90后年轻人一起走进了这栋大楼。她觉得,初次见到的这栋大楼,不高大,却四四方方,挺庄重和威严,“这是一个适合做新闻的地方”。水池波纹与新闻理念之间的感悟,是她在这里短短两个月的一大收获。
这群大部分刚刚大学毕业的孩子,被称作老楼里最年轻最新鲜的血液,也将成为这栋老楼里最短暂的停留者。对他们来说,老楼的拆除与新大厦的重建,与自己人生新的起航,有着某种象征希望的征兆与鼓励。他们相信,湖南日报社的明天和他们的明天,一定都会更好。他们也渴望,有一天他们的故事,将在新大厦里书写并流传。
2009年8月15日,《湖南日报》创刊60周年。称自己是“从湖南日报副刊版面走向文学大世界”的著名作家韩少功,曾特别为此写下《重访旧楼》的文章:“我相信,即使这幢旧楼最终被拆除,即使这家报社以全新的规模和姿态进入未来,当年的脚步声和咳嗽声仍可能一再回响,潜入很多人的梦乡。”
2012年7月1日, 湖南日报传媒中心正式奠基,经历59年风雨的老楼,进入退出历史舞台的倒计时。
终有一天,新的大厦也会变老。世界永在变化,但总有一些东西沉淀在人们内心深处,比如那些潜入梦乡的脚步声和咳嗽声,所有美好的、温暖人心的一切。
(特别鸣谢李冰封、尹岳中、赵复志、蒋显礼、夏阳、唐大柏等湖南日报社老报人接受采访、提供资料)
■文/记者 刘玉锋 见习记者 李婷 姜琴
重访旧楼
■韩少功
迁居异乡20多年,每次回长沙都发现老房子越来越少,颇有知交渐零落之感,其中地处经武门的湖南日报办公楼,在群楼竞起的发展高潮中相形见绌,不再堂皇和光鲜,却总是让我远远地多看一眼。
有一次我甚至走进旧楼,在光线暗淡的楼体里转悠一圈,与很多陌生面孔擦肩而过,似乎是来办什么事,其实什么事也不办。
我只是来寻找零乱的记忆。我熟悉这里的大门,这里的楼道和门窗,还有曾经在这里伏案的老袁、小鲁、老张等等,曾经在这里叩门的小林、小聂、小彭等等。当时媒体品种不多,文学园地更有限,很多写作者就经常在这里出入,从湖南日报的副刊版面走向文学大世界。作为一个晒得皮黑的知识青年,我也曾经带着乱七八糟的诗歌、散文、曲艺、杂文闯入此楼,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虽然多遭退稿,但编辑们的耐心与诚恳,其他作者的热情与友爱,却给我留下心头一脉温暖,并成为遥远乡间一盏油灯下恒久的希望。
我相信,即使这幢旧楼最终被拆除,即使这家报社以全新的规模和姿态进入未来,当年的脚步声和咳嗽声仍可能一再回响,潜入很多人的梦乡。那时候,我仍会回过头来,向你们绽一脸来自水稻田和红薯地的傻笑。
你好,你们好,我又送稿子来了。
(本文发表于2009年《湖南日报》副刊“我与湖南日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