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副刊·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都市·公共

第A3版
热线新闻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清外交官在巴黎:看见法国美女“袒胸露肩”不自在认为赛马是“三十六头畜生的游戏”

    陈季同

    陈季同(1851-1907)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自1869年起,进入福建船政前学堂学习法语。1876年,他被选中同晚清名臣沈葆桢一起远赴欧洲考察。后来,他又代表清朝成为驻法外交官,在欧洲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成为向欧洲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作为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陈季同始终坚守着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对法国的一切却抱有很大的成见。

    在1891年陈季同出版的《巴黎印象记》中,他回忆自己初次观看法国戏剧的场面。陈季同首先注意到的是欧洲人的着装,他写到:“在欧洲,人们所谓的正式着装,在中国则应当被称为衣不蔽体”,特别是女士穿着晚礼服“袒胸露肩”,让他觉得不自在。但毕竟是动人的风景,陈季同最后也承认“这种特别的风俗在众人眼里不乏魅力”。在看完戏剧后,陈季同又总结道:“我对首场演出、罗马人和提词员,抱有东方人的成见”。

    还有一次,陈季同去看赛马,结果在没看比赛之前就匆匆得出结论说:“显然,结果总会产生,久而久之,这种一成不变的表演会变得比我们的斗蟋蟀还索然无味”。在看完赛马之后,陈季同又笑着对其法国向导说:“你得承认,你以赛马为借口,只不过向我展示了三十六头畜生的游戏”,让那向导非常郁闷。

    但是,陈季同对西方文化并非全是微词,甚至常常不惜溢美之词。比如他看到巴黎印刷厂里印刷报纸的机器时,便感慨:“我相信,没有别的工具能更好地展示现代工业的巨大威力”;在看到卢浮宫时,他说“这是一个令人赞赏的机构”,看到铁路则说“是一场经济革命”。另外,陈季同对欧洲的文学艺术非常重视,其文章中曾提到过法国文学家佐拉、乔治·桑,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米勒、柯罗等人,这在闭目塞听的晚清士大夫阶层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当然,当时的外国人对中国人也充满了好奇,同样显得无知甚至无礼。1889年,陈季同参观巴黎世界博览会时,独自走入一个阴暗的展厅,一位外国小女孩竟然好奇地去拉陈季同的辫子,这让陈季同十分恼火,于是拿起手中的扇子狠狠地敲了她一下,那女孩竟然大笑着跑开。今天,中国人已经没有脑后的辫子可以让外国人拉了,但我们心中是否残留着辫子让外国人笑话呢?陈季同的故事也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文  子不语我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公共
   第A3版:热线新闻
   第A4版:警事
   第A5版:社区文化节
   第A6版: 时事新闻
   第A7版:广告
   第A8版:瞬间新闻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关注
   第A11版:环球视野
   第A12版:环球视野
   第A13版:副刊·轶事
   第A14版:消费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广告
捡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沙的“女屠夫”
晚清外交官在巴黎:看见法国美女“袒胸露肩”不自在认为赛马是“三十六头畜生的游戏”
为“臀后”耗尽钱财的湖南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