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4日讯 偶然发现公司存在管理漏洞,新奥燃气员工李韬决定以身犯险,试试自己找到的“商机”。成功为女友补存入了200立方米燃气后,他陆陆续续以低于市场的“内部价”为64名市民存入7万多立方的天然气,获利9万余元。天心公安分局今日通报了这起职务侵占罪。
IC卡出问题牵出“家贼”
2011年1月份,新奥燃气公司95158热线接到市民电话,称燃气IC卡不能使用,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后发现该客户最近购买了5000多立方1万多元的燃气。“明明有限购令,市民每个季度只能购买500立方。”面对质疑,用户自称是以新奥燃气“内部价”购买的,经手工作人员还声称有问题直接找他,不要找公司。公司查询发现,该市民的购气信息不存在售气系统中,而是存在补气系统中,却无法找到补气单。
3月13日,燃气公司负责人来到天心公安分局报案。民警调查发现,这些气都是员工李韬擅自以补气的形式低价售出的。
工作中偶然发现“商机”
2010年4月,长沙新奥燃气公司售后服务维修人员李韬发现,公司每周的营业报表中有售气以及盈利的数据,但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补气数据却没有统计。第二天,李韬对女友谎称公司搞送气活动回馈客户,在其燃气IC卡上补存入了200立方米的天然气进行试验,惊喜地发现公司没有发觉。
随后,李韬以“内部价”一元每立方的价格将天然气兜售给中燃燃气公司加油站员工方毅,方毅又以2元每立方的价格兜售给熟人。燃气市场价正常价格为2.45元每立方,低价的吸引加上熟人的介绍,半年时间64名市民购买了“内部价”天然气共7万多立方。两人平分了获得的赃款9万余元,导致长沙新奥燃气公司损失20余万元。
“便宜气”补齐差价可继续使用
“公司补气都有一定的程序,最后确定要补气也会派发补气单。”新奥燃气安保部副主任陆永生表示,“燃气的价格都是由市政府统一定价的,根本不存在‘内部价’、‘协议价’等低价格。”他还提醒市民,一旦碰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人通过非正常渠道销售。
陆永生告诉记者,从李韬、方毅两人手中购买了燃气的市民,如果按市场价补齐差价就可以继续使用这些燃气。
■实习生 彭静 记者 黄娟 通讯员 陈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