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和塑造中国的国家产业形象?首届“核心科技与国家产业形象——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上,找到了答案。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和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共同发出了“让民族产业和中国品牌成就大国形象”的倡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需要通过掌握核心科技和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以此打造中国的国家产业形象,为中国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整体品牌支撑。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速度”享誉全球。然而,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处于贴牌代工、缺乏自主品牌的尴尬局面,与我国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形象极不相符。“十二五”时期如何塑造和提升“国家产业形象”,成为国家相关部门、业界专家学者,特别是中国产业形象的具体承载者——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课题。
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指出,掌握核心科技的企业将有力地推动国家产业形象的提升;而国家产业形象的提升,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总体竞争力。
参会的院士们表示,中国制造业创造了“中国制造”的世界奇迹,当前已经到了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通过掌握核心科技不断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
作为中国制冷产业的领头羊,格力电器已经成为坚持自主创新,主导国际竞争的产业典范。目前,格力电器拥有科技研发人员4000多人,国际一流实验室300多个,获得国内外专利3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500多项。2010年,其自主研发的1赫兹变频技术、超高效定速压缩机、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三大核心科技,一举超越美、日、欧等国际同类产品,被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际竞争中,格力空调先后“入主”2009年非洲杯主场馆、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场馆等国际重大招标项目,成为第一个为了世界杯主场馆提供空调系统解决方案的中国品牌。目前,格力自主品牌产品已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6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表示,通过不断掌握核心科技,创造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品,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影响力,使更多的中国产品成为世界名牌,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实惠和福祉,这是中国产业界的重大历史责任。
在论坛上,来自两院的专家呼吁,在全球经济的竞合环境下,产业形象业已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共同推进国家产业形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首届“核心科技与国家产业形象——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上,格力电器代表中国企业首次提出“国家产业形象”十点倡议:掌握核心科技,主导国际标准;绿色环保低碳,共赢和谐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改进工业设计,提升文化内蕴;铸造产品品质,追求精益求精;升级服务体系,建设全球网络;恪守商业道德,勇担社会责任;规范行业行为,杜绝恶性竞争;创新中国管理,推动转型升级;拓展全球业务,打造世界名牌。
来自国家部委的专家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媒体专家100多人参加了这此论坛,为如何打造“核心科技”和提升“国家产业形象”建言献策。
评论
“国家产业形象”:国家品牌的重要支撑
随着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以每天300次的频率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第一次以如此丰富、具象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国家产业形象”,尽管平白易解,但是谈到如何提升,仍是一个崭新的命题。
诚如美国的崇尚创新、日本的精益求精、德国的完美主义,已经分别成为其国家产业形象最准确的诠释,那么中国的产业形象是什么呢?
在中国,制造业创造了三分之一的GDP总量,贡献了90%的出口总额,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很大得冲击,但是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中,制造业仍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产业形象,一方面由那些掌握核心科技实力的企业支撑;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产业的推手。
格力电器则以自身20年的创新历程为自己的“世界名牌”称誉做了最令人信服的注脚。尽管这家全球最大的空调巨头已经拥有中国空调领域最多的研发人员,实验室和专利技术,但其在研发方面,仍然继续大量的投入,尤其是基础和核心科技领域。
格力电器在国内外累计拥有专利3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500多项。仅2010年,格力电器申请技术专利800多项,平均每周有15项新技术问世,是中国空调行业中拥有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也是中国空调行业唯一掌握核心技术、不受制于国外技术的家电企业。
正是依靠核心科技,格力的品牌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响。不仅先后中标北京奥运会、印度电信基站、南非世界杯等重大国际项目,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出口减少了近35亿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30%的利润增长率。在2010年,更是实现了600亿的总营收。
中国制造业要想在十二五期间真正实现向“中国创造”转型,必须向全球制造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在此过程中,驱动中国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型的必将是自有的核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