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清了,则说明湖南环境好了,科学发展了;湘江繁华了,湖南的经济就发达了。”
4月12日,省社科理论界“转方式促发展热点问题”座谈会,来自我省学界的14位专家各抒己见。其中,关于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尤为惹人关注。
千亿规划打造东方莱茵河
湖南省两型办专家李红卫表示:搞好湘江生态经济带就牵住了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
从地域上来说,全世界城市中,有半数以上依河而筑,“这是因为道路可以修筑,而江河则无法复制”,李红卫称,从经济数据上来看,“湘江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标杆”,2009年,湘江沿岸8市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7.9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湖南全省的77.16%。“可以说湘江繁华了,湖南的经济就发达了”。
据了解,湖南省已经编制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拟分三期进行,总投入超过千亿元
市场化运作撬动资本
“整个规划的执行还需要一个统帅协调的大脑。”
李红卫建议,为协调沿江各市的行动,要成立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协调委员会,建立权威的跨流域协调机制,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此外,为破解资金瓶颈,李红卫建议组建湘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开发公司作为省政府投融资平台,将国家计划投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100多亿元资金以及其它公益性项目的国家资金注入该平台作为资本金。
“通过市场化运作,就可撬动上千亿元的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记者 邢云 刘玲玲
专家观点
湖南要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具体来说,就是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产业、新材料产业和信息产业、低碳建筑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等。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罗波阳
消费品工业发展对湖南经济转方式意义巨大
目前湖南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为此,湖南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应大力发展碳排放比较低的消费品工业。
建议湖南省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含乘用汽车工业)到2015年力争达到4500亿元,轻重工业比例即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之比调整为40∶60。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刘茂松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我省的企业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但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没有显示出来,高校和政府为企业选择技术路线的倾向仍然比较严重。我们要鼓励各类资金、科技人才、研发项目等多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省委党校副巡视员、教授 彭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