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头是朱雀翱翔、火神昂首、圣帝祝融千年祭拜之地的5A级旅游景区南岳衡山,一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始祖神农氏安寝之所的炎帝陵和革命老区井冈山,湘赣两省区域发展又一重要运输通道衡炎高速公路,就这样摇曳生姿地进入我们的视线。
2009年12月26日,历经三年建设、总投资达56亿元的衡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衡炎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福建泉州至广西南宁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也是我省“五纵七横”高速路网中极为重要的一“横”。该项目起于京珠高速公路衡东大浦互通,与衡大高速公路大浦互通相接,终于炎陵县分路口。路线途经衡阳市的衡东县和株洲市的攸县、茶陵县、炎陵县。主线长114.188公里,连接线2条共20.397公里。该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连接“粤赣高速”和“京珠高速”,衡阳到井冈山的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到2个多小时,长沙到井冈山的车程也将缩短至3个半小时。
作为带动湘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衡炎路的建设将对沿线地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将极大地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将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随着衡炎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它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也逐步显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揭开衡炎高速公路建设背后的神秘面纱吧。
A 精品文化—— “修一条路,再造一个张家界”
炎陵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价值极大,但因交通不便,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因此,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了,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炎陵老区人民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2001年3月6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听取完全国人大代表、炎陵县副县长曾筱萍的发言,沉思良久后郑重表态:将炎陵县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修一条高速公路过去,再造一个张家界!”此后,我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对衡炎高速公路项目进行调研论证,相继完成了“规划报告”、“预可报告”的评审等程序。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高速公路建设者们深知衡炎高速公路对于全省富民强省、拉动湘东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提升的重要性。他们深知,从政府决定修路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衡炎高速公路必定成为湖南高速公路史上一个特殊的符号——一个记载华夏五千年文明与近代革命史的“红色”符号,而这也间接成就了衡炎高速公路“精品文化”的滋生。
2006年9月1日,衡炎高速公路全线正式开工建设。于是,这一条象征着湘东经济命脉的路,这一条承载着人们探寻五千年文明与红色革命的路,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2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视察正在建设中的衡炎高速公路,并代表省委、省政府慰问高速公路建设者。周强省长指出,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富民强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狠抓质量,狠抓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
衡炎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明宪、厅长吴亚中多次上路,并提出:衡炎公司要在继承中发扬、克难中创新,把衡炎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工程质量优、廉政建设良、整体形象佳、科技含量高、创新亮点多、生产安全好、服务功底强、生态环境美和人文氛围浓的优质示范工程。
领导的殷切期望正是基于衡炎公司有个好班子。正如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湖南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冯伟林所作的高度评价:项目呈现两个特点,一个是工作扎实,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完成得很好;一个是班子优秀,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带出了一支很优秀的队伍。
记者采访发现,衡炎高速公路建设者们谈及最多的就是“质量”二字。他们在质量控制上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人人讲质量,个个抓质量”,凡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该返工的坚决要求返工,共下发返工指令32份。公司、总监办建立健全了“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管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严把“施工质量关、材料验收关、工程合格关、安全生产关”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全面可控状态。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衡炎高速公路项目组还在建设过程中推出了“六比六看”竞赛活动,内容包括:比工程质量,看单体工程一次合格率;比工程进度,看生产计划完成率;比安全生产,看人员设备事故发生率;比合同管理,看执行合同的严肃性;比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看施工组织协调及管理水平;比廉政建设,看有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类似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的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三年来,公司因在衡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成绩突出, 2006—2008年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12月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9年4月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交通系统首届十佳青年集体。
B 新文化——“科学造路是唯一选择”
衡炎高速公路具有桥隧多难度大的特点,桥梁全长7km,五跨洣水,隧道全长7km,其中云阳山隧道长3.23km,是全省第三长特长隧道。还有地势高差大,溶洞分布广,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量大的艰难情况下,如何既确保工程进度,又确保工程质量?公司管理层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专业的公司经理李立新是在2005年11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首次推出的高速公路项目经理竞聘中脱颖而出,担纲衡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重任。他自1997年起先后参与了湘耒高速公路和衡枣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他为首的团队集体能交出党和人民都满意的答卷吗?
经过拿湖南已有成功经验与外地经验磨合,公司经理李立新认为“科学造路是唯一选择”,公司决策层结合衡炎路特点,明确了“科学化、精细化”造路理念——即科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确定了“克难创新、精细管理、依靠科技、安全高效、创优质示范工程”的项目建设总方针。
从征地拆迁到工程竣工,衡炎公司大刀阔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使衡炎高速公路真正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创新典范。如:在改革原征地拆迁过程中推行新的预算包干制,拆迁经费由以前大包大揽的里程包干转变为按实物计量的预算包干,不仅拆迁资金节省了,拆迁户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在工程建设中,衡炎公司首次实行保险招投标制、廉政履约保证金制、网上资金监管制,对项目资金实行网上监督管理,从网上银行就可以直接监控承包人资金收、付、转全过程,改变过去项目公司把资金拨给承包人后就“看不见摸不着”的状况。项目开工以来,根据项目建设需要,衡炎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了1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和专题研究,内容涵盖了衡炎高速公路勘测、设计、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重点、难点技术,投入科研资金近700万元。例如,通过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管理研究》,形成了一套国内权威的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守则。
管理创新,是衡炎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的另一个“法宝”。衡炎路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大胆创新,如在衡炎高速公路大浦互通二期施工中,有两个施工面跨京珠高速公路湘耒段,不但要新建匝道桥,还要拆除天桥。此工程最大难度是在湘耒高速保畅通情况下施工,安全责任重大!公司经理李立新要求: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对跨线施工中难点各个击破,必须保证交通畅通,不出任何安全事故。由于早早地“预见危机”,后来的拆建桥中,未出任何安全事故。
推行管理创新理念三年多来,衡炎公司收获颇多,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和省高管局授予“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2月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全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公司副经理丁学峰同志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C生态文化——“两型社会建设的标杆工程”
“在政府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引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衡炎高速公路打造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标杆工程。”衡炎公司经理李立新如是说道。
行驶在刚刚竣工通车的衡炎高速公路上,青山似黛,流水如歌,真正会体会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生态之旅”的畅感,114公里在欣赏景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跨越。一路下来,记者禁不住感叹,衡炎高速公路的生态绿化工程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经济有效、景观优美”,切实满足了高速公路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衡炎高速公路建设者将公路看作是有生命的,极力以一种人文精神来打造花园式公路。“以人为本”便是衡炎高速公路设计理念的终极体现。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选址与具体设计基本上采用按里程指标控制,沿公路主线两侧基本呈对称方式布置服务区建筑,从而造成服务区直接与高速公路相接,受公路交通噪声与汽车废气的污染较大,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若采用上述选址方式往往还会产生新的大填大挖,既不利于发挥服务区的服务功能,又对环境景观造成较大的破坏和负面影响。衡炎高速公路虽然穿行于山地丘陵、河流谷地之间,但其服务设施选址,却做到了协调公路建设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关系,减小开发性工程项目造成的区域性水土流失,突出体现服务设施的服务主体为“使用者”及周边的居民,将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入其中。
记者观察到,衡炎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均选择在风景优美,山水俱佳的地方,尽量依山傍水,随坡就势,这样在方便司机停车、加油、休息的同时还可观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观。如在杨林服务区的选址上,服务区内利用造园手法,将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服务区,使整个服务区山水交融,风景怡人,成为衡炎高速公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者还注意到这样一组数字。为方便沿途老百姓生活,照顾好村组利益,衡炎路建设三年多来,增加200多处接水、接线、接路等类设施,增加开支逾8000万元!“路通了,咱老百姓也有盼头了。衡炎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方方面面都替咱们考虑到了,现在生活很方便。” 一位沿途的农民大哥字字透着对衡炎人发自内心的感谢。
“行驶在衡炎高速,我没有丝毫的疲惫感。这里田园风光与山林美景交相辉映,山水田林路有机地融为一体。感觉很舒适。”一位随同记者试驾的衡阳市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D“寻根”文化——“明年春天,我要返乡拜祖”
“记得第一次踏上炎陵这片热土,我是费尽了周折受尽了苦。由于当时山路坎坷不平,弯多路窄,车行在上面颠得厉害,头晕呕吐。我不得不中途下车至茶陵转乘火车。那样的经历真是苦不堪言。”一位老家在湖南的台湾老人从网络上得知衡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向报社打来了越洋电话,抑制不住兴奋地说,“明年春天,我要返乡拜祖”。
近年来,世界出现了寻根祭祖的全球文化现象,这种寻根情怀契合了人们追寻精神家园的渴求。正如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所说,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认识一种能够传承文化的生命。对于中国人而言,身体里流淌着的是华夏民族的血,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从精神上留住我们的“根”,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寻根”文化也便随着历史大潮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推崇。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最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他坚韧不拔、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为民福祉的民本精神,数千年来,成为炎黄子孙核心价值观。炎帝文化作为“寻根”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成了人们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载体和象征,更成为了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1992年,国家旅游局将炎帝陵辟为寻根朝敬之旅国际旅游专线;1996年,国务院批准炎帝陵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炎帝陵祭典”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让海内外炎黄子孙在寻根祭祖、旅游观光之中受到炎帝文化的熏陶。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衡炎高速公路的修建,直接打通了通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寻根”之路。对于处于山区的炎陵而言,道路、铁路的畅通对于人们“寻根拜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专家和官方亦不讳言,正是由于炎帝文化衍生的充沛旅游资源优势,才得以促成交通资源的“顺理成章”。
衡炎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旅游精品线路的出台提供了保障。近年来,炎陵县通过举办公祭炎帝陵、炎帝文化节、炎帝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炎帝文化,其整体形象具有历史剖面多、文化品位高、自然韵味足、综合功能全等特点,而衡炎高速公路像串珍珠一样将湘赣边境井冈山革命老区、国家级旅游景区五岳独秀的衡山、炎帝陵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条黄金旅游线。
“出走那么多年,想得最多的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余秋雨在《也许是归程》一文中所说。炎帝文化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刻诠释着“我从哪里来?”这一人类终极思考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衡炎高速公路还充分发挥了炎帝文化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祖国统一方面的特殊作用。炎陵是湖南的客家人聚集地,全县60%以上为客家人。衡炎高速公路作为通往炎陵的一条快速通道,它的建成通车缩短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其它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为便利民族间文化交流,扩大民族间的经济往来奠定了良好环境,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保障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E “红色”文化——“带孙儿接受灵魂洗礼”
“等孙子放了寒假,我想带他去炎陵、井冈山感受一下那边的红色文化,接受一下灵魂洗礼。”长沙的离退休老干部曾大爷听说衡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教育是一件大事,不仅事关个人命运,更事关国家未来。衡炎高速公路通车后,他将带领孙儿去炎陵进行一次“红色”旅游……。
在2000年以前,素以“等级差、弯多路陡”著名的炎陵县公路,始终是炎陵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在回忆起那个时候的公路时,有当地群众形容:“那可真是一步三个坑,一段二十里的公路,也够你跑上个把小时。” 衡炎高速公路通车后,早晨八点开车从长沙出发,中午就能赶到井冈山吃午饭。一位长沙的旅游爱好者听闻衡炎高速公路通车,从长沙开车前往井冈山将比现在节省约2个小时后,禁不住满脸的喜悦。
炎陵县作为革命老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6年,中宣部确定炎帝陵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据调查,炎陵县现今留下来的革命遗迹、遗址遍布全县所有乡镇,有150多处,既有建筑类,又有实物类,既有流传于民间的革命故事,又有收藏在博物馆的革命文物史料。现已对游客开放的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在炎陵县革命活动纪念馆、名人园、接龙桥战斗遗址、叶家祠、周南学校、上洞红军医院以及江家试馆(红军标语)等。“朱毛红军会师纪念碑”和“红军标语博物馆”正在筹建之中。炎陵红色旅游景点不仅数量多,而且内涵丰富,别具特色,一系列首创性的革命实践活动赋予了这些革命遗址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首创意义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每一处遗址都是一部活的历史。
无论从教育层面,还是从旅游层面,衡炎路的修建都对整个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井冈山、炎陵、茶陵等红色旅游地串联在一起,有利于连接、整合“井冈山-炎帝陵-南岳-东江”、“井冈山-炎陵-长沙”、“长沙-炎帝陵-南岳-舜帝陵”等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湘赣旅游圈大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据统计,近两年来炎陵县红色景点接待游客年均已超过5万人次。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正悄然崛起,其增加值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炎陵乃至整个株洲的经济支柱。正如炎陵县人大副主任曾筱萍所说,“衡炎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让炎陵人终于告别穷乡僻壤的交通不便,告别老少边穷。炎陵将迎来又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春天。”
■文/白思容 赵建党 周跃
■图片系湖南省衡炎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