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客族”是一种在车身上打广告以赚取费用的车主群体,业内人士自嘲为“卖身”一族。随着养车成本高涨,其所倡导的“以车养车”的理念受到不少私家车主追捧,“甲客族”曾一度成为风尚,成都、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涌现出一批甲客网站,车主以网站为中介,接受私家车广告业务。
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甲客族”所倡导的养车理念值得提倡,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由于实际的政策门槛和车主的心态门槛,“甲客族”现在的生存状况很尴尬。
1
【理由】 “卖身”以自养
车友刘斌是一位资深的“甲客族”,面对不断攀升的养车费用,他早在2008年初就加入了“甲客”一族。“在车上打广告,每月可以领取300元以上的报酬,基本上可以抵一个月的油费了”,刘斌坦言,对于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的他来说,这些酬金颇具诱惑力。
据了解,“甲客族”大多是中低档车主,他们都和刘斌持有同一个目的:以车养车,补贴油费,缓解压力。
家住开福区马厂的戴先生对这种养车方式很感兴趣,他已经在很多甲客网站上注册。
“我有两个顾虑,在车身上贴广告,会不会被朋友嘲笑;同时,还要备案、办手续,取得合法性很难。”戴先生的顾虑代表了很多私家车主的想法。“养车难,以车养车更难。”一位曾试图加入“甲客族”的车友表示。
2
【调查】 从追捧到尴尬
记者粗略总结了一下,“甲客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2007年,“甲客族”兴起并迅速受到追捧;2008年,媒体关注度升温,很多城市都诞生了甲客网,与此同时,工商部门介入,明确要求私家车主和网站备案、审批,“甲客族”的合法性遭质疑,被叫停,一些车主和甲客网站收到罚单,不少网站关闭;2009年,行业稍显规范,尽管“甲客族”仍被追捧、被热议,但市场明显冷清,“我们的生存现状很尴尬”。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另外,一批相当于中介的甲客网站关闭,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市场萧条。
“做事的前提是不违法、不违规,所以,我并不是反对工商等部门的介入,只是希望相关部门在规范市场的同时,简化审批、操作程序。”
3
【说法】 车身是你的,广告是大家的
在很多“甲客族”看来,车身广告是在自己的车身上贴广告,与别人无关;而且,很多“甲客族”在接活的时候,对所做广告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等一系列法律问题,都没有提到相应的重视高度。
记者查询到,根据《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利用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属于户外广告,广告的发布要由有资质的广告公司到工商部门办理审批;同时,新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喷涂、张贴车体广告的前提是不影响安全驾驶。所以,被批准做广告的私家车也要遵守交管规定。
如果私家车主自己和商家谈广告,要首先在车管所备案,再到工商部门登记,工商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后,才能发布广告。
很多“甲客族”车主向记者表示,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甲客”市场空间巨大,但广告审批、车辆监督等程序操作性“太难”,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相关的照顾政策,让这条路更顺畅一点。“不需任何劳力,只要让爱车穿上广告小马甲,就能一个月挣几百块钱外快,就可以承担每月的大部分油费,对于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记者 杨博智 周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