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邹丽娜
母琼贤结婚了。见到母琼贤时,她正在北川县任家坪板房区2区的609室内忙着擦拭桌椅。一个鲜红的“喜喜”字醒目地贴在窗户上。
“这是我丈夫家,我家在17区呢。”说起这个,36岁的母琼贤脸上掠过一丝少女般的羞涩。4天前,她和35岁的邱大海结婚,母琼贤带着两个女儿、前夫的父母,和孤身一人的邱大海开始了新的生活。
大家都要把日子过下去
母琼贤是北川县东溪沟村人,地震中,丈夫遇难。邱大海则是该县朝山沟村人,地震中,父母妻儿都不幸遇难,剩下他一人。
“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见过几次面,彼此感觉都还行,就凑合着过吧。”母琼贤回忆,尽管如此,两人商量结婚时,还是感觉有点“害羞”,所以没有参加县政府4月26日组织的集体婚礼,而是在4月30日悄悄领了证书。
“没搞什么仪式,就是在两家的窗户上贴个‘ ’字,约了几个亲戚朋友吃了顿饭,算是结婚了,毕竟大家条件都不好,都要把日子过下去。”母琼贤说。
相互尊重,相互扶持
“他人还不错,我自己带着两孩子两老人,彼此也只能将就着过吧。”谈及两个家庭的融合,母琼贤伤痛中带着冷静。
“现在的爸爸对我们也好,给我们买了新衣服。”在任家坪板房17区的405号板房内,母琼贤的小女儿朱红快言快语。
近午,邱大海从山上归来,母琼贤也开始为一家人准备午饭。她忙着涮锅,邱大海就赶紧洗菜。朱红似乎跟新爸爸感情比较好,当邱大海切好土豆丝时,朱红赶紧端来了一个盘子。
不多久,一桌子饭菜就准备好了,邱大海走到隔壁,跟母琼贤前夫的妈妈朱云会打着招呼。老人家犹豫了一下,走了过来。饭桌上,邱大海不停地给老人和两个女儿夹着菜,不时有些欢声笑语。
希望能再生一个最好
在洗涮的空隙,邱大海告诉记者,尽管两人现在结婚了,可经济上还是彼此独立的。“毕竟时间还短,彼此还需要磨合。”他说,慢慢地,钱肯定会合到一起的。
而对于小女儿朱红的热情和大女儿朱利的冷漠,邱大海倒是很看得开:“结婚四天了,她们还是叫我叔叔。小孩子嘛,只要我对她们好,她们慢慢也会对我好的。”邱大海丝毫未和记者提及自己的失亲之痛,但他告诉记者,要是有可能的话,他也希望能再生一个。
他也对记者表示,对于母琼贤原来的公公婆婆,他也会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而对于两个女儿,只要她们会读书,他再苦再累也会供她们。“都是地震中活下来的,不容易。”说到这里,邱大海似乎想起了离去的妻儿,脸色黯淡了下来。
稍稳定点就出去打工
亘在这个重组家庭面前的最大难题,似乎并不是融合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生活出路。
现在,母琼贤为了照顾两个读书的女儿,专门在家做饭。而邱大海因为没有技术,就只能给人家打零工,到山上扛木头什么的,60元/天,还经常没事可做。
这种担忧在朱云会的心中更为强烈。老人家今年60岁,今年3月,她到工地上做小工,帮忙搬搬砖,30元/天,可没做几天,鼻炎犯了,风湿也疼得厉害,就回板房了,而她65岁的老公还在工地上做事。“人家嫌弃我们年纪大,手脚慢。”老人家一直怀念以前的生活:那时住在山上,每年喂四头猪,种点玉米,凑合着也有几千元收入。
母琼贤透露,她已和丈夫邱大海商量好,等生活稍微稳定一点,他们就出去打工,到长沙、到广州都可以,苦点累点都无所谓。“天天呆在板房,头都是晕的,出去打工至少也有条活路。”母琼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