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沙:从北大才子到科学教育引领者

  文/敖晓玲

  近些年,随着《三体》、《流浪地球》等一系列科幻小说、影视作品的面世,中国科幻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中国也掀起了一股“科幻热”。科幻之所以如此之热,离不开大量的探索者和推广者,怀沙就是其中一位。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怀沙,2004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工作,期间导演制作的纪录片《哭泣的海龟》于2008年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多年在行业中的沉淀,2019年怀沙加入线上科教平台少年得到APP,并推出了《人类科幻200年》课程,该课程在少年得到累计销售额排名第一。同时,他还开设了《怀沙精讲阿加莎侦探小说》、《怀沙精讲三体》、《怀沙精讲希区柯克》等课程,进一步拓展了他在科教传媒领域的影响力。

  近日,我们有幸走近这位青年专家,听他分享自己关于科学教育的经验和心得。

  问:怀沙老师,您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能谈谈这段时光吗?

  答:当然。2004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当时担任过编导、外景主持、主编以及制片人等多个角色,都是围绕着科学知识传播领域。这段经历让我游遍了全球各地,登临过南极、北极和珠峰,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也让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为我的科教传媒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那在央视工作期间,您导演制作的《哭泣的海龟》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什么激发了您想要去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决心呢?

  答:《哭泣的海龟》是一部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的纪录片。当时,我深感海洋生态的脆弱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于是决定制作这部纪录片。我们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记录了生活在南中国海海龟种群的生存状况和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这部作品获得奖项,不仅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也是对海洋生态保护这一重要科学议题的呼吁。

  问:后来离开央视,经过多年的沉淀您选择加入少年得到APP并推出了《人类科幻200年》课程,继续您的科学教育之旅。您能分享一下创作这门课程的初衷和过程吗?

  答:初衷是我希望找到一种更加适合青少年的,把知识传递给他们的方式。我发现,相比阅读书籍和观看视频,孩子更喜欢“听”故事。听故事基于人类基因,因为在数万年智人的进化史里,孩童就是围坐着篝火边,听着一个白胡子老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和猛犸象、剑齿虎战斗的故事而在未来成为了猎人。于是我想制作一个音频产品。

  但是讲什么故事更能激发青少年的心智发展呢?是讲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还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认为这些故事都过于陈旧,也不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我选择了科幻。

  人类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出现于18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从那以后,人类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科幻作品。当我阅读了这些科幻经典后,头脑中产生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也把这个问题拿来问你:你认为,什么能带人类做最远的旅行?

  问:超光速飞船吗?

  答:不。是想象力。

  问:为什么?

  答:超光速飞船就算能带我们遨游太空,但进入不了原子吧?进入不了黑洞吧?无法冲出这个宇宙吧?而这些想象都能做到。而且,科幻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够教会青少年该怎么去做有意义的想象。于是我决定制作一门关于科幻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幻、喜欢科幻,同时也可以提供一种观察人类科学的全新视角。

  在创作过程中,我梳理了人类科幻200年的历史,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小说、电影、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作品。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能让听众感受到科幻的魅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而埋下探索科学、探索世界的种子。

  问:您的《人类科幻200年》课程在少年得到APP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累计课程销售额第一。您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答:我的课程就像一个裹着草莓味糖衣的维生素片。

  科学知识是维生素,对青少年身体有好处,但你塞给他吃,他会抗拒。而青少年喜欢草莓,所以我用科幻故事包裹科学知识,让故事和悬念对他们产生吸引力,然后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听完了故事,不知不觉把科学知识吸收了。

  这得益于我之前拍摄纪录片的经历。记得我刚拍摄纪录片时,总认为自己担负着教化公众、提升国民科学水平的使命。但当时我的导师(他是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人),他说:“怀沙,我们拍摄的是娱乐片”。我当时很震惊,也很不赞同。他继续说,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人们要快乐。如果你不首先让人们快乐,就没有任何人听你说任何事情。后来我被说服了。我的所有作品都得益于这个法则。

  问:您认为这门课程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有哪些帮助?

  答:我想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能激发青少年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敢于想象未来、敢于创新。第二,可以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尊重,学会在自己创作作品时,主动带上“科学的脚镣”,不做过度想象。“科学的脚镣”是一个比喻,一般我们认为脚镣是约束人的坏东西。但在科幻里不是,你必须在科学的框架内想象,别人才能把你的作品当回事。比如阿西莫夫在1940年代,自己二十多岁,创作《基地》的时候,曾经做了过度的想象,他让飞船随意地做超光速旅行。但后来他不得不做大量的工作去弥补早年过度想象给他带来的科学性的不足。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一定不是肆意想象的。第三,科幻能激发青少年们产生各种思考,比如对生态、历史、人文、社会、宇宙、哲学等方面的兴趣。第四,科幻能培养青少年们的批判性思维。科幻故事总需要不断给读者带来超乎寻常的惊奇体验,看了很多科幻的青少年会有一种思维习惯:一定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事物,或者更好的方法在等待着我。他们会勇于创新,而不迷信任何权威。

  问:能否具体分享一下您在解读科幻故事的过程中,是如何将科幻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呢?

  答:我的工作其实很像一个营养师+厨师。我会先选择某个我认为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故事,借助这个故事让青少年把知识吃下去。

  比如在经济学领域,有个概念叫“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 theory)。你听过吗?

  问:好像是不能兼得所有好事?

  答:是的,大致是这个意思。更精准的定义是,你往往只能在三个优点里选择两个。怎么让孩子掌握呢?我选择了钢铁侠。

  问:钢铁侠?

  答:是的,钢铁侠。孩子都很喜欢钢铁侠,尤其男孩最喜欢钢铁侠的战甲。于是,我在讲述钢铁侠的战甲时,选择了三个参数:速度、防护、武器数量。

  我告诉孩子,没有一款战甲能够兼得这三个优点,必须做出取舍。由于孩子对钢铁侠战甲都很熟悉,这个道理他们马上就理解了。我说这个叫“钢铁侠不可能三角”,孩子就记住了。

  我用这个角度讲完钢铁侠后,很多家长留言表达感谢,因为孩子会突然在家里说出极有哲理的金句。比如有一对父母在吃饭时讨论孩子18岁的表姐的工作。妈妈说希望找到一个离家近,收入多,又不累的工作。8岁儿子在旁边幽幽地飘出一句:不可能,你们在追求不可能三角。爸妈惊喜地问,这是电影《钢铁侠》里说的吗?孩子说,不。是怀沙老师说的。这件事让我感觉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