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网岭中学 李毓敏
记得2003年一个下午,窗外一阵哭闹,一个举着菜刀的男人正追赶一个打着赤脚的小男孩。原来是隔壁谢叔想要“教训”儿子谢小弟。
谢叔很愤怒:孩子在学校犯错被叫家长,他特地从外地赶回来,回家后又见孩子贪玩不写作业,还顶嘴。听罢,左邻右舍也纷纷指责谢小弟,有人还提出“棍棒底下出孝子”,谢小弟挨了一顿胖揍。
无人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无人告诉谢叔怎样教育叛逆的孩子,在谢叔的“棍棒”下,谢小弟初中毕业便踏上去沿海城市打工之路。
时隔20年,2023年冬天一个寒冷的中午,彼时已成为家长的谢小弟也因为孩子不听话被叫来学校,气急后便挥舞着木棍追着孩子满校园跑。历史重演吗?我叫住谢小弟,他也是一呆,语气委屈地说道:“姐,你不知道,这瓜娃子让我丢脸到奶奶家了!”
我喊上父子俩一起到办公室了解缘由。谢小弟气恼地吐露:“孩子在学校不学习,一下课就去操场玩乒乓球,作业也不做,还和老师安排帮助他学习的同学打架。”孩子一脸无辜地看着他父亲,父子俩大眼对小眼。
我将孩子带到另一个办公室,让他和我说说心里话,告诉他可以坦诚相告,我做“传声筒”。孩子小声说着自己的委屈:他从外地转学回来,没有朋友,听不懂方言,闹了很多笑话,慢慢地不喜欢上课了。后来迷上了乒乓球,但被家人说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孩子回教室后,我与谢小弟聊起小时候往事,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年被父亲追的事件。他低头沉默很久。我问他,希望当年父亲如何改变?谢小弟说希望谢叔能听到他的心声。我再问他,孩子今天会不会伤心?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谢小弟无奈地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将桌上的《非暴力沟通》和《给儿子的38封信》两本书递给他,让他回家看完后再交流。
一个星期后,谢小弟拿着书本来学校找我聊天:“当年我父亲胖揍我,挥舞着菜刀追赶着我到处跑,现在我也成为他那样的人,孩子将来也会和我一样吗?我该怎么办呢?”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多学习,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的家校社共育活动。每次家庭教育专家来学校讲课时,谢小弟都会放下工作来听课,发言很积极,将自己的困惑与儿子的矛盾一一讲述给专家,每节课都会写下详细笔记。
为了让儿子找到学习的信心,他在老师的建议下陪儿子学习打乒乓球,鼓励孩子坚持训练,帮助孩子培养毅力和管理时间的能力。
孩子进步很快,谢小弟也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乐趣,不仅更加积极地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还和妻子积极参与到学校家委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