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师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4年03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人工智能通识课在更多大学“落地开花”

  □ 缪因知

  日前召开的南京大学新学期工作布置会透露,将于2024年9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据报道,南京大学为此发布了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这也是全国首个由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AI)通识课。

  (3月1日 《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加速乃至超加速的发展,而且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学习、掌握人工智能,从而站在技术和发展的前端。但是,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无需只是基于对人工智能的赞美、拥抱、崇敬、膜拜,对人工智能包括现实中的人工智能的怀疑、忧虑、批判、警惕也可以体现在这一课程中。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或业余兴趣,对人工智能进行分析。

  人工智能课程自然有理科的维度,重点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在内的新理论。人工智能也可以有文科的维度,重点考虑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社会架构、全球治理、道德伦理、法律秩序、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从而对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前世今生、基本概念、基础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常见工具平台等有基本认知。在本科这个青年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让他们形成对人工智能科学合理的认识,应是当代大学的使命之一。

  面对人工智能“八面开花”的发展趋势,此类课程模式无需追求定势,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回答“教什么”“谁来教”“何时教”“怎么教”“如何评”五大问题。理工科高校在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关科技知识方面有所长,强调数据思维、计算思维,探索与科研机构、产业企业联合打造人工智能实践应用平台。而以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和艺术类高校,可在运用人工智能的综合能力和价值观伦理、社会实践调研等维度着力。如果说,培养大师级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可遇不可求,那么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各科人才,则是一个现实可触摸且同等重要的目标。

  人工智能通识课进大学校园,南京大学开了个好头,期待有更多的高校积极跟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