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春祥)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长沙高新区雷锋新城实验小学、岳阳市第一中学、新邵县第八中学、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南县第一中学、永州市蘋洲小学6所学校入选。
湖南一直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在“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馆校联盟协作试验区”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此次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的6所学校各具特色,他们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形成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
长沙高新区雷锋新城实验小学将科学、信息、艺术、数学等教研组进行混合搭配,与科大讯飞研究院共建,引入智能教学设备,开设了AI作文批阅、AI阅读、AI英语、AI体育、AI书写及“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等,人工智能教育实现了全学段全学科覆盖。
岳阳市第一中学一直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教育相融合,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该校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和资源,加快人工智能教育硬、软件建设,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新邵县第八中学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的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新作品多次在省市级获奖。该校启动“双减”政策背景下校本作业的研制、诊断与管理研究探索,最终形成了跨场景、低成本、省时间、更精准的可规模化应用的智慧作业综合解决方案。
武陵区第一小学以情境体验、国学教育、创意智造、数字互动、全科学习、艺术素养、情绪关怀、未来体能八大中心为基础,搭建课程型空间环境,让科技发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八大中心全年开放,资源共享,辐射全区兄弟学校,年参观人数近万人。
南县第一中学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制作、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机器人编程、智能化科技制作等活动,参加计算机网络创新应用竞赛、人工智能机器人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精神。
永州市蘋洲小学立足以教学的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为方向,把科学和劳动、作业设计、人工智能等相融合,布置一些动手类的家庭作业和寒暑假作业,把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