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王燕 通讯员 杨琴 周贝
教师队伍活力不足、结构失调;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教师交流校际壁垒森严……曾经,在湘阴县教育领域,“人”的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而这些都在近两年悄然改变。
为抓好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湘阴县将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率先在全省打响打造“服务型”干部、“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教师三支队伍的“攻坚战”。
以“县管校聘”激发教师活力
2022年,在“县管校聘”试点一年的基础上,经充分酝酿的《湘阴县2022年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正式施行。在近50天的时间里,按照“编制总量控制、岗位科学设置、人员竞聘上岗、城乡双向流动”的思路,该县3885名教师“全体起立”,共历一场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的大比拼、大角逐、大轮换。
竞聘教师按实绩排名,每校5%的交流率下,“胜者”上岗,三年一聘;“败者”落聘,接受为期一年的待岗培训及再竞聘,280人自愿跨校交流,120人落聘后待岗提升,教师危机感直线提升。
为加强待岗教师管理,湘阴县“督查、考核、培训”三策合一,并通过差异发放绩效的方式对待岗教师进行“再鞭策”。17名待岗教师被辞退,其余经再竞聘重新上岗。“过去总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经过一年待岗提升和再竞聘,重上讲台的一名老师说,“县管校聘”对“铁饭碗”这一固有思维的打破,让大家的进取心随之攀升。2022年~2023学年度,教师撰写论文499篇,同比增加260篇,摘获省市教学比武奖项63个。
严格的考核程序之下,也不乏人文关怀。该县将三年内退休、孕期哺乳期人员等特殊群体教师纳入直聘对象范围,963人直聘;对原属两校的教师夫妻、外县籍教师鼓励向邻近配偶或原籍地的学校跨校竞聘,或在组织调剂环节给予相对倾斜,让教师安心从教。2022年全县25名正副校长跨校交流,176名教师交流,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的11.5%。
以“赛马比拼”建强头雁队伍
2022年,湘阴县中小学正副校长岗位一改往日组织委派路线,同样实行“赛马比拼”。238名竞聘者通过组织考察、民主测评、实绩打分、竞聘演讲等环节,争夺171个正副校长“席位”。不胜任岗位要求的19名原正副校长落聘后重返课堂一线,7名原副校长转正,27名骨干教师竞升为副校长,校长队伍平均年龄、学历结构实现一降一升,行管人员数量减少55%……这一串串数字,无不在“数”说着湘阴县校长队伍的优化之变。
但竞聘成功不代表一劳永逸,一年试用期、三年一聘仍在考验着大家,试用期内未达竞职目标自动解聘,年度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学校行政班子予以约谈、调整或解散,这意味着,工作推进不力随时面临“摘帽”风险。据此,校长履职积极性切实提升,“一校一特色”制定本校发展规划的同时,纷纷带头参与教研教学,为提高教育质量铆足了劲。
“各检查组一定要严格把握标准。”8月,该县开展正副校长履职情况督查。在严格兑现《湘阴县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细则》后,6名校长、15名副校长“换新”。
“不再论资排辈,而是让有为者有位,这才是竞聘的初衷和意义。”据该县教育局分管人事工作副局长王征宇介绍,该县以督促干的同时,更注重以训促优,制定《湘阴县基础教育校长人才培养项目计划书》,组织全县30名中小学正副校长代表先后赴北京实验学校跟岗学习,举办“现代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为打造“专家型”头雁队伍赋能。
以“撤并转合”解决机构臃肿
“现在公费师范生的招录、分配、培养都归口到人事股,再也不用楼上楼下跑几趟了。”刚从湘阴县教育局机关咨询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家长贾先生赞叹道。
针对教育垂直机构层级过多、职能交叉等现状,结合“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要求,湘阴县教育局遵循“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原则,全面启动局机关及非教学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通过“撤并转合”,机关内设机构由13个精简到9个,精简率30.8%,和教育事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督导中心一道,构建“一机关三中心”的机构管理构架。
“全盘纳入。”这是该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维光对此次改革的总结。原来,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该县竞聘上岗工作今年已由校长、教师延伸到局机关及非教学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通过综合素质测试、量化考核、民主测评的方式,结合8%的淘汰率标准,工作人员由168人精简到84人、精简50%,剩余人员统筹调剂到教学一线岗位或待岗培训,其中12人落聘待岗,30人分流调剂到学校一线。
自上而下的人事制度改革,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牢固树立的同时,也有力促推了学校办学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带动湘阴籍外县就读学生回流928人、农村回流学生1590人,全县呈现出公民、普职学校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