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张琼华 吴虎
2022年4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全国135个,湖南仅5个,岳阳市云溪区赫然在列。
瞄准“优质均衡”目标,近年来,云溪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以空前的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用奋进之笔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空前投入 夯实硬件基础
11月23日上午,云溪小学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运输车来回穿梭。看着繁忙的建设景象,校长杨雨霞言语中满是憧憬:“到明年9月,孩子们就能在崭新的教学楼里上课读书了!”
云溪小学位于老城区,建校历史久,场地面积小,仅有2栋教学楼。“伴随云溪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学位紧缺明显。”杨雨霞介绍,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云溪区大手笔投入1亿元,新征地15亩,对学校实施改扩建,将新建3栋高水平、现代化教学楼,1栋食堂和1栋多功能报告厅,预计提供1800个学位。
以云溪小学为缩影,如今走进云溪区各中小学校,不分地区、不论城乡、不看规模,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硬件设施令人不由感叹其教育投入的决心。
“近5年来,我们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咬紧牙关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优先保证教育高质量发展。去年起还计划投入2亿元,大力实施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和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补短板、强基础、优布局、提质量,确保不遗漏一所学校,不忽略一名学生。”云溪区教体局局长周振华介绍,同时,区委常委组成人员还分别联点学校,领办实事项目22个,多方筹措资金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
空前的资金投入为云溪区教育系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筑牢云溪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底气。
多措并举 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如何强化教师综合素质,以优质师资助推优质教育?云溪区走出一条适合本土教师发展的教研道路。
“2020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学科工作室+片区教研+校本教研的三级教研活动,通过‘点单式’服务解决教师实际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和岗位成才。”云溪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李升文介绍,云溪区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尤其是很多农村学校部分学科全校仅一名教师,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制约了老师的个人成长和教育教学发展。
为此,云溪区组建23个学科工作室,涵盖各学段、各学科,全区500多名教师参与其中。以学科教研室为平台,各学校教师打破界限,在交流研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激活了一池春水。
“以前参加省市级教学比赛,从备课到磨课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现在大家抱团发展、集体前行,老师们很有归属感。”教研室教研员方姝丽曾是一名乡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加入学科工作室后,短短几年从一名普通的学科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全区小学英语学科工作室主持人,如今已是区教体局教研室的一名成员。
此外,云溪区选送了23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跟岗培训3周,扎实开展了“教师全员培训”“青蓝工程”和“云之梦”教师大比武活动;全面落实国培、省培、市培任务,送培市级以上远程教育培训456人,纳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466人,开展暑假青年教师培训130人;并积极推动各校实施青蓝工程,鼓励师徒结对、共同进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
落实“双减” 促进全面发展
“哇!我们学校来了宇航员!这边还有火箭呢!”11月22日下午,云鹰小学第8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暨校园科技节举行,全校师生齐聚操场,近距离观看省教育厅联合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云带来的“童眼探科学,创新享未来”的科普展演活动,在学校掀起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学校还分年级开展了‘树叶拼贴画’‘我爱科学手抄报’‘变废为宝’等科技创意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校长李耀文一边带领记者参观孩子们的科技作品一边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打造了科创、舞蹈、腰鼓、鼓号队等丰富多彩的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活力。
同一时间,十多公里外的路口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该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化身小小菜农,采摘下今年冬季成熟的第一批白萝卜。为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丰富学生成长体验,该校主动与周边村庄、企业合作,为学生们“开荒辟地”,打造了一方完全由学生自主打理的小菜园。每周一节劳动课,同学们结合老师的理论指导合理分工,将劳动实践干得有声有色。
“近年来,云溪区把‘双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减负与提质并重,打造‘双减’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各校以‘一校一品’为目标,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办学特色,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欢声笑语和琅琅书声真正充盈校园。”周振华表示,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云溪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张时代答卷上交出自己的精彩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