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作协会员 刘向阳
“卖鱼喽,又大又鲜的草鱼,来一条吧……你是宝生!”
“赵老师!您卖鱼啊?!”
“是的。呵呵。”
愣怔间,赵老师那双捏惯了粉笔的手,伸向盆里抓鱼,溅起一片水花。他托起鱼给我看,眼里晃过一丝尴尬。他的脸颊似乎更加瘦长,宽大的皮裤外搭一件旧罩衣,衣服边角凌乱,还粘了鱼鳞,显得不伦不类。鱼弹落地面,他急忙弯腰去按,差点摔倒,模样滑稽可笑。过了秤,收钱时,他擦净手,连说三声“谢谢”。问及我的生活经历,他始终面带微笑。我喜欢他的笑容。
画岭学校最风光时设有初中部,有七个村的孩子在此读书。我上学时,学校只有一个班,十三个小学生。赵老师是本地人,民办教师,兼校长。别人千方百计找关系转正,离开了画岭,他却始终守着学校。
学校饮水困难,要从山脚下挑水喝。赵老师在后山寻得水源,一锤一钎凿石头,下山背水泥、扛管子,终于打出一口井,泉水汩汩直冒,同学们见了都拍手叫好。
小学毕业时聚会,赵老师吩咐我们合拢几张课桌,摆上糖果、花生。赵老师在会上讲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语无伦次。讲到最后,他眼睛红了。
迈出校门,我们做了一个决定:凑钱买一张奖状,请人书写“敬爱的赵老师留念”八个字,下边签上各人的名字,恭恭敬敬地送给赵老师。可我们到他家时,他砍柴去了。他的妻子身体不好躺在床上,咳嗽着起身,要给我们倒水。他们没有孩子。放下奖状,我们飞快地跑出了那间潮湿阴暗的土砖屋。
我们十三个人,一个不少地走出大山读初中,后来有十人升高中,又有五人念了大学。这期间撤点并校,学校成了一间空屋,再无读书声和欢笑声。编制外的赵老师孤零零地徘徊在校门口,茫然不知所措。
没有学校接收,他便干起卖鱼的营生。
只要上街,我就去赵老师的鱼摊前问个好,还帮着介绍生意,他总是一脸感激。
没多久,我承包了一段土石工程。在工地上,我看到了赵老师!修铁路、担红砖、架高压线,样样都干。
我给赵老师安排了一份比较轻松的活,他很满足,逢人就夸,“宝生伢子当了老板,了不起呀!是我教的学生呢。”
工程结束,赵老师又去了长沙某工厂当保安。工厂老板是我小学同桌,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当然也是赵老师的学生。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赵老师去世的噩耗,一时无语凝噎,倍感伤悲。我们十三人自小学毕业后第一次全体集合,赶去参加赵老师的葬礼,恸哭长跪。
赵老师的坟茔朝向画岭学校。我点燃十三支香烟,放于碑前。烟雾袅袅,飘向后山。那井还在,井水清澈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