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路径探究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匡明生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用劳动教育促成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国教育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在培智学校内,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最终实践实现劳动树德、增智、强体、美育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中国教育;劳动教育;德育教育;培智学校

  劳动教育是教育不可取代的基本内容,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小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劳动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德育教育又排在“五位一体”教育体系的首位。

  学校教育中关注外显而忽略内化,弱化劳动意识,劳动往往作为“任务”在做,为节约时间成本,常跳过过程直接到结果,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流于形式而忽略体验,虚化劳动意义。

  因此,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更可以凸显出“劳动是人立身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德之一”这一基本理念。在培智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做好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课程建设工作,可以提高劳动教育教学效率,让学生早日具备一技之长。

  一、统筹规划,确定课程难度

  课程难度是否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保证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教学效果,就要将课程难度设计得符合培智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一所培智学校内,学生的情况可谓千差万别。学校在规划课程设计时,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的智力水平作出科学的评估,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将学生科学分班。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课程建设。学生分班工作落实完成后,学校可以结合每个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按年级设计课程,科学规划,协调课程难度。

  (一)多元全面,科学评估学生智力水平

  培智学生的表现迥异于正常学生,有的不能流利地说话,有的无法在一个地方安静地坐着,有的高兴时大哭、伤心时大笑。针对表现各异的培智生,学校在评估其智力水平时不能简单地进行智商测试,然后打分,而是要考虑到设计课程时如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通常来讲,学校可以将具有相同或相近问题的学生放在一个班上,这样老师在对其进行教学时比较便于管理。这对于丰富学生劳动课程教研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多元评价也能够拓展教师眼界,在劳动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可以学习、借鉴。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课程

  在一所培智学校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待学校根据学生问题类型将其分班后,即应针对学生具体缺陷设计课程。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中。其次,课程要保证渐进性,即对纠正问题学生的毛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能够克服掉自己身上的毛病,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比如在种植劳动中,教师发现网络中有关于“土壤中挖掘植物”的实践课例,很适合作为课程开发内容,于是,教师结合劳动课程特色,设计了“种植植物劳动实验课”,利用教室的窗台尝试进行水培种植,在课程观察中教师发现,这种新颖易行的劳动实践很受幼儿欢迎。由此可见,云端课程在促进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劳动课程设计的创新带来了灵感。

  (三)用心关爱,建立亲密和谐师生关系

  为培智生设计课程,不能脱离教学第一线。只有亲临教学第一线,才有机会同学生密切接触,才有机会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只有让培智生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教师,他才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给予配合。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走近学生内心,同其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比如,有的学生不断摆弄某件玩具,教师如果用语言制止他,他根本不予理睬。针对此种情形,教师当然不能简单粗暴地从其手中抢下玩具。教师可以结合该生喜欢玩的玩具的具体特点,看看利用此种玩具能够将何种劳动结合起来。待方案确定后,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利用此种玩具进行劳动。在此情形下,学生很容易将此项劳动坚持下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为其讲述劳动的意义,进而教其提高劳动技巧,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一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劳动教育,增进德育培养

  劳动教育的思想贯穿古今,春秋时期,墨子就主张“搏乎道术”之余要教人“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明末“事功派”叶适、陈亮提出艺能教育,主张研究一草一木,掌握一能一艺。近十年来,劳动教育研究的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作为今后的工作目标,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去,提高学生劳动热情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劳动教育融合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品德

  在培智教育中能够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师采取“家务能手签约”“家务承包责任书”“生活小达人乐考”等能较好地解决。调查数据显示长期参与家务劳动的儿童更能体谅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更具感恩之心,更愿意承担家庭责任。只有切身地投入到劳动实践中,他们才能在一点一滴的劳动中感知劳动的艰辛,体会劳动的喜悦,掌握劳动的技能,懂得他人的付出和奉献。让日常的劳动全景融入学生真实生活中,让儿童的劳动习惯培养真正根植于其日常生活。以劳动的形式,锻炼智障生智力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其中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开展该劳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家校联盟,从而在劳动中树立学生的德育精神。

  比如,让智力障碍儿童回家后,帮父母扫地、洗碗、扔垃圾,在父母生日当天为父母洗脚等活动。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打扫教室、擦桌子,清除操场上的杂草。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此时,学生会体验到体力劳动的乐趣。通过给父母洗脚等方式,学生能够明确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尊敬父母是极为重要的。

  (二)劳动教育融合德育教育,树立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操

  在培智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手工艺劳作课程,让学生在裁剪、缝纫、剪纸的过程中明确古人的智慧。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在劳动操作中体验民族的自豪感、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热爱劳动人民,使其明确课本里的知识都源自于生活实际,都源自于劳动人民,是长年累月的付出而形成的劳动意识。

  (三)劳动教育融合德育教育,进行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

  随着学生对劳动的热情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校内得到不断的规范,教师可以着力锻炼劳动技能,充分发挥学校劳动资源,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例如可以有计划地提高劳动任务难度,让学生拾废品,将这些废弃的易拉罐、塑料瓶罐,通过自己的二次加工改造,制作成漂亮的手工作品。通过这样的劳动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明确日常生活中不能乱扔垃圾,随意丢弃的垃圾会污染环境,还能通过劳动改造废品让智力障碍儿童感受到愉快的氛围,对智力的开发有促进性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树立学生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不仅如此,根据年级不同,劳动能力的不同,教师致力开展“劳动社团”,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去参与实际的劳动行为,让他们能够在可选、要选、愿选中,切身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将短效劳动延长为习惯劳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理想的劳动活动和方式去训练,劳动个体化得到提高和改善。

  (四)劳动教育融合德育教育,塑造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

  智力障碍儿童分为很多种,如唐氏综合征导致的智力障碍、脑瘫导致的智力障碍、后天因药物等原因影响智力发育、自闭症等。因此,在培智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劳动活动,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组织劳动活动的形式,改变儿童对周围世界冷漠态度的认知。引导智力障碍儿童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个性品质。

  通过劳动活动的形式能够被智力障碍儿童所接受,在完成任务时,他们会为了得到赞扬争取赢得胜利。在这样逐渐的引导下,智力障碍儿童会通过思考,做出相应的行为。正如斯金纳提出的正强化理论,培智教师在引导智力障碍儿童中可以利用这一观点,当孩子们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基于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心理品质。让儿童通过劳动技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工作能力还会迁移到文化学科的学习上和认识活动中,智力障碍儿童的整体朝向个性品质发展。

  (五)劳动教育融合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培智生的智力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这些学生不能按照培养普通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师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意愿等因素,帮助学生创建家庭劳动活动项目,边学习边实践、贴近生活,做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项目。比如,有的学生有在公共场合大小便的毛病。教师首先要对此类儿童进行认真观察,看他喜欢什么。假如他喜欢皮球,教师则可以有意地用皮球将他吸引到厕所,然后多次重复这一行为,让其养成到厕所大小便的习惯。当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规范后,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依然要考虑到他的兴趣所在。通过观察,结合他的兴趣为其设计劳动任务,让他在劳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再寻找机会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一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扎根校园劳动教育,落实家庭劳动行为,养成社会劳动习惯,三维一体式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劳动教育”的有力助推器。为了更好地提升培智学校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就需要将劳动教育与德育内容充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借此途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精神品质。在培智学校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德育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教师可以寻隙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让其认识到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按照教师的教育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最后,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形不断提高劳动任务的难度,有意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越.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0,(22):48-49.

  [2] 夏小刚.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9):67-69.

  [3] 吴汉波.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J].速读(下旬),2020,(1):67.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新时代培智学生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XJK21BJC04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