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以良 彭静 曾玺凡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湖南教育系统工作者纷纷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办好民生事实,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吉首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俊生表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吉首市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和偏远乡村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确保农村学生享受到更优质公平的教育。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切实保障教育民生,继续增强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发掘新渠道,探索新方法,不断增加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普惠率,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每个孩子的未来。
石门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辉表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然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师资力量是关键。为此,石门县教育局将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定向为乡村学校培养“全科型”教师。完善教师招聘政策,逐步实现教师性别、学科均衡。建立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在待遇奖励、职称晋升、培训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的住房、交通等问题,确保年轻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双牌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义荣表示,双牌县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要求,不断强化“家校社”联动,推进协同育人。利用家长学校等平台建设,推进家校共育共管;加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今年将建好4所规范化家长学校,发挥学校指导作用,通过召开学校、年级、班级家长会和举办学校开放日、家长活动日、家访等活动,让家长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个性发展。
如何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般优质教育?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教师蒋军生介绍,近年来该校充分利用网络联校课堂教学,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输送到偏远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弥补了学校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开办“留守儿童之家”,免费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了优质的艺体教育活动,点亮他们的艺术梦想。
深入推进“双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宁乡市龙田镇中心小学校长秦叶仁表示,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依托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对接龙田本土资源,立足乡土,回归人本,利用龙田的天然优势,以“五育并举,自主选择,多元并存,个性发展”为原则,开设了14个精彩纷呈的少年宫社团,让学生能够在高效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接下来,学校会努力联动各方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胆设计,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看见自己、看见家乡,从而看见未来。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教育人我已深刻领悟到新时代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又对教育的多方共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提质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德市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朱金凤表示,作为学校带头人,她一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负好学校涵养精神,践行文明的责任。围绕党中央“立德树人”“双减”政策和“五育并举”的要求,积极推动绿色教育质量观,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光发热、倾尽全力。
“‘双减’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生态的重构,更是让教育在‘内卷’中回归其本质,在‘追寻’中真正回归其初心。”新邵县芙蓉学校校长肖永坚对“双减”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双减”政策下,思考如何走向更有创意、更生态、更高质量的教育,如何从表象的“减负”走向深层的“提质”是每个学校都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课题。新的学年,该校将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支点,以“立足整体 着力融合 构建课程”为思路,多措并举、压实责任做好“减法”,做到“减负不减质”,让教育回归本真。
“‘双减’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了国家对落实学生减负的坚定决心。”东安县石期市中心小学教师刘雯说道,“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发展需要,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减负。”
龙山县召市镇大兴片完全小学教师胡晚晴认为,“双减”的有效实施、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社会对教育、对教师关注度越来越高,这让身为乡村教师的她倍感荣幸和温暖。“关注度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高。未来,我将继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与时俱进,将革命先辈们‘铁军精神’‘红军精神’融入我的教育教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无悔青春的‘铁文章’,真真实实做好孩子们的人生引路人,为振兴乡村教育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打造办学特色,有效提升教育综合实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一年的教育事业做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为此,永州市零陵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天光表示,今年零陵区将重点抓好永州工商职业中专“湖南省改扩建楚怡中职学校项目”建设,新增公办中职学位3000个;抓实永州市第二技工学校与永州工商职业中专整合,采取“师资共享、场地共用、培训统筹”方式,创新“职教+培训”零陵新模式;抓牢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办学方向,在对接产业、优化布局上深下功夫,推动全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培养模式与永州市十大产业链相契合,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许国强表示,该校将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要求,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要结合湖南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擦亮“金属+”专业品牌。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主动适应专业群发展及校企深度合作需要,建立3~5个有色金属行业特色鲜明、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学校跟岗实习双选制度,提高实习精准性,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将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分类编制3~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实现质量型扩招。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的要求,中方县第一中学校长曾永勤提出了办好县域高中的几点思考。他认为,要在进一步规范各学段招生、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选科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校本教材,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形成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才能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