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虎年趣品虎文化

  □ 缪士毅

  2022年为农历壬寅年,生肖排列属虎,又称虎年。在我国深厚的文化中,有不少与“虎”有关的文化,在虎年品赏一下虎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

  虎别称 在古代文献里,虎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最著名的就是明清小说里常见的“大虫”;老虎还和先贤老子同名,被称作“李耳”。《太平御览》中记载:“呼虎为李耳。俗说虎本南郡中庐李氏公所化为,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此外,“於菟”“白额将军”“戾虫”“虞吏”“伯都”“巴而思”等,都是老虎的别称。

  虎歇后语 如“照猫儿画虎——差不离”“老虎头上拍苍蝇——没那么容易”“老虎的头发——没人理”“墙上画老虎——样子凶”“做梦骑老虎——想得出奇”“虎口拔牙——好大的胆子”“纸糊的老虎——吓不住人”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虎成语 如“燕颔虎颈”“虎口逃生”“两虎相斗”“如虎添翼”“虎咽狼吞”“虎落平川”“虎背熊腰”“狐假虎威”“放虎归山”“骑虎难下”“虎视眈眈”“谈虎色变”等。这些成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虎谚语 如“人凭志气虎凭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怕心齐,虎怕成群”“一虎可敌千羊”“初生牛犊不怕虎”“前有狼,后有虎”“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等。这些谚语虽语言朴实,却寓意内藏,读来颇有韵味。

  虎诗 如唐代岑参的“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南宋范成大的“无谓秦无人,虎鼠用否耳”;宋代黄庭坚的“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宋代陈师道的“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清代赵翼的“危崖石裂藤络罅,老树皮皴虎磨痒”等。虎年来临,低吟高诵几首咏虎诗,别有韵味。

  虎谜 如谜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打《水浒》人名二(谜底:童威、童猛);谜面为“形状像老虎,口中念弥陀,白天呼呼睡,晚上忙捉贼”,打动物一(谜底:猫);谜面为“缚虎容易纵虎难”,打四字口语一(谜底:抓住要害)。而有的谜底与“虎”字有关,如谜面为“猜灯谜”,打《水浒》绰号一(谜底:打虎将);谜面为“身穿皮袄黄又黄,深山老林把身藏,呼啸一声惊天地,百兽之中堪称王”,打野生动物名一(谜底:虎)。

  虎联 在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对联,别有一番情趣。如:“虎去雄风镇五岳;兔生瑞气秀三春。”联语清雅,颇具情趣。又如:“水月观鱼跃兔走;山海关虎啸龙吟。”联语上下相对,自然流畅,可谓珠联璧合。再如:“华夏虎年虎添翼;神州龙诞龙腾空。”联语构思巧妙,对仗工稳,字里行间洋溢着盛世的勃勃生机,读来令人振奋。

  虎俗 一些与虎有关的民俗颇为有趣,如:虎在民间带有除邪祛瘟的吉利含义,古时门上常贴有画虎的门画;在一些地方,小孩子的脚上都穿着一双漂亮的虎头鞋,以此来保佑孩子的平安;在徐州沛县,亲友们为新婚夫妻“送箱”,送上双头布老虎和虎头枕,寄寓着对新人和睦幸福、添丁添口、旺门旺族的美好祝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