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擦亮“楚怡”品牌 传承“楚怡”精神
去年4月,为传承“楚怡”职教历史,新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更名为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
传承:培养区域产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5月26日,记者走进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学校利用新化是全国文印之乡和全域旅游重点县的地域优势,重点打造了数码图文、旅游服务管理等特色专业。据初步统计,2019年新化文印人遍布全国,年产值达880多亿元,属新化千亿特色产业,占据了国内文印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学校还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的先进陶瓷产业,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合作开办先进陶瓷产业学院,为新化100亿先进陶瓷产业培养技术人才,并将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
校长罗荣说,学校将在楚怡精神的引领与激励下,打造县域职教改革样板校,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发扬:放眼未来所需人才之培育
“‘兴工’是楚怡职教精神的落脚之处,也是学校一直秉持的办学传统。”湖南工业职院党委书记刘建湘介绍,学校始终以战略发展的眼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湖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放眼未来所需人才之培育。
2019年,湖南工业职院与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确定校企合作,培养工业视觉系统运维的专业人才。
工业视觉相当于给机器装上眼睛,是覆盖机械、电气、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也是智能制造行业的重要前沿分支,在3C、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行业等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
课程设置、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双方合作。富纳订单班一期的11名学生在“工学交替”中,能力得到飞速提升,一部分人已成为富纳骨干技术人员,有的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有的毕业不到一年即月薪过万元。
今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照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升级了多个专业,包括“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升级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升级为“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均着眼于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B 紧贴产业发展需要 培养复合技能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职业教育紧跟“中部崛起”“一带一部”“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在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上展现新担当。
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2014年4月29日,长沙首条地铁线路启动运营,标志着湖南正式驶入地铁时代。驾驶首发列车的90后女司机匡丽平,毕业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如今,她已成为长沙地铁的“元老司机”。
长沙地铁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彭晋明介绍,从2010年开始,公司每年都从铁道职院订单招聘一批毕业生。如今,在该公司机务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湖南铁道职院的毕业生。
自2002年开设国内首个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以来,铁道职院已与全国30余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了4000余名“能制造、会驾驶、懂维修”的复合型人才。
据统计,2020年,全省高职院校构建的专业群达到315个,专业持续向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培养复合技能人才
“刚出校门便成老板”,是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周旺的真实写照。2020年4月,他创办了一家文创公司,为第十六届中国(长沙)国际汽车博览会提供服务,收获了“第一桶金”60万元。
周旺的成功,得益于长沙商旅职院“特色立校,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该校文化创意学院院长许名勇介绍,学院瞄准长沙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城市的契机,深入开展校企、校行合作,共同培养能策划、强服务的复合型会展人才,毕业生中有70%在湖南就业。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种子战略产业,组建“王炸”种子专业群,服务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战略,倾力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该院2007级学生、现任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非洲项目部经理王键介绍,通过传授中国的栽培技术,当地水稻单产从2.5~3吨/公顷,提高到了7吨/公顷,最高达10吨/公顷。
近年来,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我省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2020届毕业生中,与“3+3+2”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的专业当地就业比例分别达83.76%、77.74%、75.11%,远高于全省58.32%的均值,成为“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加速迈进的重要支撑。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瞄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兴产业,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转型升级专业设置,引进我国著名的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开设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观光车已试运用。
“两年来,院士工作站不仅成功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更在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培养创新人才、服务汽车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院党委书记邓志革介绍,对接汽车产业发展,正成为学校加快内涵建设的强劲引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紧扣“航空”办学,正为湖南建设世界级航空动力产业集群发挥重要作用。今年3月,学院全面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设置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等专业,对接湖南省民航和通航产业发展趋势、黄花机场T3航站楼建设和信创产业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湖南正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职教人扛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奋力打造全国职教高地,书写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C 扛起职教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新的历史节点,时代发出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召唤。
厚实“人才土壤”留住更多“乡愁”
谁能想到,居然有学校为了一款网红零食会专门“开个班”。
平江是“网红辣条之乡”,目前年产值200多亿元,卖到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1000多家辣条企业中,平江人创办的企业占90%以上,就业人数达20多万。
得益于“先天资本”,肩负着壮大当地食品业发展的使命,2019年,平江职业技术学校与平江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麻辣王子”品牌开展订单式培养。2020年9月,学校开设“辣条专业班”,招收了59名学生。
“过去家乡留不住人也招不来人,一度成为制约平江发展的瓶颈。如今,联手企业办学,更多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业,产业也更兴旺了。”平江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向伟卫说。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重点为农村地区大力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特岗教师招录考试,录用人数占全省录用总人数30%以上……
充分挖掘专业动能,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留下更多人才“火种”,点亮希望。
皆有“可为”更皆有“作为”
安化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被笑言“是从山里挖开的”。走到哪里都要上楼梯,不难想象这座处于大山深处的学校建成有多艰辛。
“远处那块空地,不久将建起一座‘茶文化体验中心’。”5月26日,站在学校高处,校长刘迪安介绍,“茶文化体验中心”致力于承担“集中展示黑茶文化”“引入企业搭建电商平台”“创建茶艺特色表演”等多功能。
早在2011年,学校加挂了“安化黑茶学校”校牌,迅速开办茶叶生产与加工、茶艺与茶营销等专业。同时,积极与省内首批产教融合企业之一的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深度合作,开办以来专业对口就业率达100%。
让“高手在民间”成为新常态
从菜地里摘一些蔬菜叶子,和着糠米拌成鸡食,放到鸡圈里。5月26日下午4时,益阳赫山区岳家桥镇大塘村村民贺雨珍结束了一天的喂养工作。“这批鸡太好养了,每只鸡一天能产1个蛋,价格也卖得高。”贺雨珍笑着说。
贺雨珍口中“好养”的鸡,是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技术团队改良的土黑鸡品种。如今,大塘村参与土黑鸡圈散养殖项目的村民达300多户,依靠养殖土黑鸡每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益阳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着力打造“扶贫工厂”,将当地服装企业车间“搬”到乡下,让不少女村民掌握了缝纫知识;2019年为50名建档立卡户开展育婴护理培训,并联手“58同城”与当地家政企业开展招聘,当即便签订了30份合同……
培训帮扶,扶心扶力更扶智。湖南职教人正扛起扶贫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本版撰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余蓉
科教新报记者 王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