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没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

第03版
没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点历次高考改革大事

  6月7日,第一场考试结束,考生有序走出校门。 王智芳/摄

  “祝你们旗开得胜”。考点外,送考老师送上祝福。 田超/摄

  “加油!”家长给考生鼓劲。 雷鸿涛/摄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政策已几经变迁与调整。每一次变革,都影响一批人的命运走向;每一次创新,都能引发全社会各界人士的讨论与回忆。

  A 恢复高考:载入教育史的1977年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

  其实在此之前,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已经传出。

  当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很多人将这次讲话看成对于恢复高考的暗示。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定恢复高考。

  1977年的冬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启。从11月28日到12月25日,这次高考的时间跨度长达近一个月。

  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当年报考人数570万人,最终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5%。

  B 科目改革:“文6理7”到“3+X”到“3+1+2”

  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第一组是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第二组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第三组是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是语文、数学、地理、外语。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史称“三南方案”,但因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且录取太过复杂,仅实施了一年。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

  199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高考科目组开始试行“3+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行。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也开始施行“3+X”方案。2001年这一方案扩展到18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全国全面实行。

  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浙江省成为首批试点,从当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2017年,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方案均采用了“3+3”模式,除语数外3科,上海从6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浙江从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2019年4月,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份的方案,均由“3+3”变为“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C 招生改革:从“定向”到“并轨”

  1983年开始,原国家教委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职业定向招生。

  1985年,原国家教委规定,高校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自费生,与国家计划招生并行,即称“双轨制”。

  “双轨制”首先被人们质疑公平性,因分数相差很大,很多人认为就是在“花钱买分”。

  1994年,37所重点院校成为招生收费并轨制的试点,高校由此开始逐步探索“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新机制。

  1996年,高校试行招生“并轨”,取消招收自费生,“自费生”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同时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2000年,师范类院校和专业也开始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彻底完成。

  1999 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增加了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 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D 招生方式 :从“保送生”“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

  除了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对全国“统考统招”制度的改革和探索。

  1984年,我国进行保送生试点改革。198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扩大试点。这一改革主要针对的是部分有特殊才能或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推荐、选拔和考察,免予参加高考,直接录取。其意义在于弥补统一招生考试分数一切的不足。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保送过程中出现了“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很多中学为了提高上名校的升学率,让那些真正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考取,而稍差一些的学生则通过保送进入大学。”

  于是教育部在1999年规定,保送生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并从2001年起,将每年保送生规模从两万人压缩至5000人。

  保送生制度之后,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要求各高校进行自主考试与面试,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与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28所;2005年扩大到42所;2006年,扩大到53所。

  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同时表示从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自主招生也成为一代历史词语。

  (摘自《中国青年报》《新文化报》、澎湃新闻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