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没有什么记忆可以改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没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

第03版
没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年的高考故事

  ▲ “高考前来个大拥抱” 郭立亮/摄

  ▲ 考前复习 郭立亮/摄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大幕,对于那些已离高考远去的“过来人”,高考则更多地代表着记忆与感慨。让我们一起来倾听高考“过来人”,回忆并讲述那些年他们经历的高考故事。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讲述人:胡志英  娄底市第四中学

  每年高考送考,我都会穿上象征着胜利的红衣服。考点警戒线外,基本上是清一色穿旗袍的母亲,她们的脸上,写满祈祷和焦灼。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参加高考,记不清那天自己是否穿了红衣服,母亲肯定是没有穿旗袍的,家长们大都忙于生计,不可能有闲功夫在考点外等大半天。

  我所在的文科班,到高三时,人数忽然扩充了一倍,插进几十个复读生,教室坐不下,就搬到顶楼会议室。那时复读生很多,农村孩子就指望一考“跳农门”。那时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考上大学就等于有了铁饭碗。

  大部分同学来自乡下,在学校寄宿。每天早晨我姗姗来迟,他们已经在高声读书了。我一坐下就拿出外国名著、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看得神游天外。我没太把高考当回事,我的梦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作家,高尔基、沈从文不也没读过大学吗!

  那时,只有先通过预考,才能参加高考。预考前一个月,迫于同学的压力,我终于把小说放下,拿起教科书,才发现数学已经落下太多,语文、英语倒是没问题。尽管好友柳亚敏把她的数学错题集借给我,让我有不懂的问她,可对我来说,不懂的太多,不知从何问起。

  终于,高考开始了,轮到考数学,我的心怦怦直跳,老师说马上要开考了,如果有同学要上厕所的赶紧去。我跑向厕所,不料竟晕倒在里面,把监考老师吓得够呛,等我妈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我已经喝了葡萄糖水,抹了万金油,在老师的安抚下,坐在考点做试卷了。

  八十年代高考录取率很低,不到百分之十,老师天天告诫我们,“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了桥的,从此走上康庄大道”,高考成绩揭晓,我侥幸挤过去了。

  每年高考揭榜,几家欢乐几家愁。高考虽然重要,毕竟不是“一考定终生”。对于考生来说,人生刚刚开始,还有无数大考小考等着他们,能走多远,取决于各人的努力与造化。

  在“半亩方塘”里备考

  讲述人:左琦  长沙市一中金山桥学校

  常有这样一个梦,无数个夜在我的大脑里出现:如山的教辅资料里,我埋头做试卷,试卷长长的,可以从桌面上倾泻而下。然而我总是急,做不完,不会做。

  骤然的惊醒才让我回过神来,过去了,20年前,那段高考经历让我无法忘怀。

  家里太吵,让我无法专注。母亲颇无奈,寻得同事的小杂屋供我学习。小杂屋位于楼栋的最底层,用以存放单车、杂物,五六平方米的样子。

  我就是在这样的一块“半亩方塘”里备战高考。它狭小、晦暗、阴凉,却有一种让人迅速心静的奇效。

  晚饭后,我会极其自觉地往小杂屋跑,带着某种欢喜和憧憬。每当我做完一科试卷,就会听些后街男孩的磁带、吃几片饼干来奖励自己。有时我精神不济地趴着睡着了,恍惚里悟到不能这样怠惰惫懒,心里那道关过不去,复又拿起笔刷刷地写起来,不知几时了,却知夜已深沉,菱形图案的镂空窗外,有蟋蟀的低吟。

  高考了,母亲说要送我,我不让。我决定把这两天当做最普通的两天,依然如平时上学一样,骑着单车奔赴考点。

  考点外,家长为孩子加油鼓劲,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热盼与急切。我单枪匹马,壮怀激烈。

  母亲把饭盒送到小杂屋,饭盒里塞满了鸡肉和鱼肉。母亲把她的期望和祝福都填充在了这小小的饭盒里,就像我把欣喜和期待都寄放在这间小小的杂屋里一样。

  等待分数的日子里,我像等待戈多一样老实。同学都通过上网或打电话等途径获知自己的高考分数,我气定神闲地骑着单车跑到学校去查成绩。

  过了重本线,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终于对得住自己那执着的一颗心了。

  又一个长梦袭来,我把一片平平无奇地钥匙交给母亲,我返头望了一眼那平平无奇的小杂屋,它那样低矮窄小,却写满了我奋斗的青春。

  感恩有你

  讲述人:曾小波  长沙市望城区星城实验第二小学

  遥记1999年高三毕业季,狼烟四起。吾师每每利用每月一模考,每周一小考,频繁挑起战事,我等冲杀在考场之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在数理化的战场上,我游刃有余,披荆斩棘,逸群之才凸显。我不禁飘飘然,傲视战场。一日,我向班主任彭学军老师申请,调离第一排座位,坐到最后一排去。

  高考,我的囊中之物也,何足惧哉?

  不料马失前蹄,虽数理化仍屹立不倒,但继第一回月考语文考了班上第一名后就遭遇滑铁卢,越考越差。老父老母心急如焚,立即着手在学校一朋友家租定一房子,准备陪读。我顿感压迫,劝父母不要来陪读,答应他们每天晚自习后去出租房夜读,绝不懈怠。

  父母虽定,然吾师敏锐,早有洞察,料到我等是一群泼猴,松一松紧箍咒就能翻江倒海。乾坤未定,岂可放松。于是,日日监督不倦,仿如超人。我等早读书声洋洋盈耳,午间奋笔疾书,心无旁骛。到了晚上,稍有松懈,交头接耳之辈众矣。正交谈甚欢之时,忽闻身后传来怒吼:“搞么子鬼……”一声爆吼,地动山摇,后面一连串的“搞”,气势如虹,直破长空。我等惊闻此声,端正坐姿,快如闪电。自此噤若寒蝉,埋头苦读。

  日日如此,在我等欲放飞自我之时,彭班主任神出鬼没,吼声震天,我等惊为神人。一神:声震;二神:不眠;三神:气盛。吾师吼功日渐精湛,我等用苦学接招,以柔克刚,化招于无形,相安无事。吾师背后偷笑未可知也!

  我等驰骋沙场之上,终在高考中旗开得胜。我也在湘江之滨,麓山脚下,中南学府,赢得一席之位。

  往事已矣,然师恩如海最是难忘。其实,哪有什么超人、神人?一颗热血丹心,为天下学子保驾护航。

  毕业季,感恩有你!

  两次高考,同一个梦想

  讲述人:曾玺凡  《科教新报》记者

  2010年6月,我满怀信心地踏入高考考点,却不曾想到,落榜的消息会在那个本该满心期待的盛夏时节到来。     我是艺考生,美术方向,在经历过大半个学期的集训后,终于实现了被高校录取的愿望,以至于在接下来的返校进行文化课复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呈现出与周围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放松、自在,甚是在临高考只有三个月的时候还能放学去踢场球。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2010年的夏天,我边在亲戚的物流公司打工,边等待着艺考录取校寄来的通知书。可直到九月初了,还是杳无音讯。

  父母过来安慰我,可我哪里听得进去,我压根就没有做落榜的准备,什么退路也没给自己留。“复读吧,你们班好些同学都去了。”直到我去复读学校,走进班里,才发现有五个都是之前的同班同学。我稍稍有些安心,抱起书本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就这样,我过起了与前一年一模一样的日子,只是走读变成了寄宿,自信变成了自卑。我害怕运气已经用完却没把握住,我也害怕这会是个无限循环,不知何时是个头。

  10月,我又来到了岳麓区王家湾,再次开启美术集训生活。美术生就是这样,高三总有大半时间要离开学校,去到一个地方“闭关修炼”,直至参加完高校单招,才能返回学校开始文化课的复习。

  庆幸的是,我收到了两所高校的艺考合格证。返校后,我认真学习,回宿舍后还会与室友挑灯奋战。因为在高考这里,没人敢跌倒两次。

  现在大学毕业已经五年,回想当初,真的很谢谢年少时的自己没有放弃,才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并遇见自己喜欢的事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