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晗
小说《女儿的选择》的核心是母女关系,每对母女都相处得不易,甚至互相嫌弃过,每个人都想摆脱原生家庭的烙印。可作者丛虫没有简单地塑造一个“美强惨”的樊胜美——对上一代口诛笔伐。丛虫细细地剖析:妈妈也曾是女儿,她有怎样的成长,是什么让她成为今天的样子?妈妈是爱女儿的,可这种爱有时候变成了控制,有时候变成了压力。女儿们该如何成长,如何与母亲相处?
丛虫的微博时常收到一些姑娘的私信,倾诉自己的真实故事。有个姑娘工作之后,给妈妈买大牌化妆品做礼物,但她妈妈从来不用,指责她乱花钱,把这些瓶瓶罐罐存起来直到过期……丛虫说,你可以试着去了解妈妈的成长环境。后来姑娘留心了,向亲戚打听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妈妈的成长环境很窘迫,一年也得不到一件新衣服。这种面对物质的心态一直保留着,即使经济条件好转也难以改变。对妈妈有所了解后,姑娘在与妈妈相处时就多了一些理解和心疼,沟通起来柔软了许多,转而用妈妈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孝心。
《女儿的选择》里也记录着这样的时刻,笔下充满温润。刘招娣和张文扬这对母女给我的印象最深。刘招娣出生在农村,凭借个人一己之力跳出农门,做到了总会计师。因为有性格要强、不甘人后的妈妈,张文扬感觉处处受到控制和嫌弃。柔弱的张文扬顺利结婚生子,可生活总充满意外,伴随着老公出轨,超人般的妈妈生病倒下,孩子需要照顾,张文扬在现实的紧逼之下不得不迅速成长,处理婚姻变故、照顾妈妈、安抚孩子。变故让人发现生活的真相,刘招娣学会了示弱和被人照顾,张文扬变成了“超人”。如一句流行语所说,有人为你负重,你才能够轻松前行,终有一天,需要自己承担。所有的困难,都是一次契机,疾病或许能让人懂得珍惜,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我在生活中也听到许多母女相处的矛盾,她们各有各的委屈,虽然是骨肉至亲,但打破壁垒,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十分不易。愿世间的母女都能够有真正懂得与和解的一天,毕竟,我们与父母和解,就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