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关注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4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面家校共育·上篇
当好“合伙人”不容易

  本报记者 董以良

  喊停家长作业,厘清家校职责。教育部在2月23日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从作业管理上厘清家校责任与定位,做出规范。

  众所周知,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但本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家校共育中,仍存在部分老师家长沟通不畅、互相抱怨;家长与学校育人观念不同步、不合拍;家长缺失育人能力等难点与问题。

  A “无理”与“冷漠”的交锋

  “孩子交给学校了,现在受伤了你就要负责。”

  “我总不能24小时一直守在他身边呀?”

  回想起一年前与家长的这段对话,茶陵县严塘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谭芳仍“心有余悸”。当时,班上学生小成在课间踢足球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小成奶奶得知消息后立马赶到学校“兴师问罪”,责怪学校疏于管理、老师不负责任。

  “得知孩子受伤后,我也十分紧张担心,第一时间送他去了医院并通知了家长。”面对小成奶奶的“无理取闹”,谭芳感到十分委屈。彼时,谭芳入职未满一年,作为班主任,她平时忙于教学、教研、班级管理,忙到半夜是常态。“学生在校难免会磕磕绊绊,老师的确有保护学生的义务,但真的很难做到随时随地都围绕一个学生转。”

  但这套摆事实讲道理的“说辞”,情绪激烈的小成奶奶并不接受,反而一口咬定老师态度冷漠、推卸责任。双方各执一词,眼见场面失控,谭芳只好电话求助学校领导。

  学校教导主任刘素华赶过来言语几番,小成奶奶很快稳定了情绪,不再争辩,两人甚至有说有笑,相谈甚欢。一旁的谭芳不解,刘素华引导道:“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共情,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先安抚情绪,再解释事实。”事后,谭芳单独找到小成奶奶解释道歉,双方达成和解。

  “家校沟通是家校共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最容易发生争执。”刘素华告诉记者,该校新进老师较多,学生家长则多为爷爷奶奶等隔代亲属,家校沟通更须慎重。“对于年轻老师来说,如何与家长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是一门长久的学问,需要一步一步积累经验。”

  双牌县第一小学三年级老师罗纯对此深有感触。

  “老师,我孙子坐后面看不见黑板,能否往前坐几排?”“老师,我家孩子回家不高兴,是不是有同学欺负他了?”……作为班主任,刚走上教学岗位时,罗纯深感家长群犹如“压力群”,各种消息层出不穷。每一个带有问号的句子仿佛洪水猛兽,让她疲于应付。

  “虽然谈不上多严重的问题,但如何妥善回复好每一条信息,也着实需要花费不少精力。”罗纯说,让家长群“安静”,最好的办法就是设定明确的群规:老师发布通知,家长无需回复;学生个人情况选择私聊;严禁刷屏……家长群“清净”了不少,家校沟通反而更高效。

  B “育人”与“育才”的偏差

  “怎么又要开家长会,开学不是才开过?”

  “我就站在外面听几分钟,等下还要上班。”

  3月下旬,龙山县第一芙蓉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生防性侵、防黄赌毒、防欺凌、防溺水等安全知识,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安全筑牢“防护堤”。

  该校副校长向小英负责本次专题讲座,她注意到,在一二年级的部分班级中,参会家长只来了一半。还有一些家长站在走廊上观望,并随时准备离校。

  “开会前,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发布了‘给家长的一封信’,班主任也通过家长群、电话、短信一一通知到位。”向小英介绍,学校正式办学一年多,一直高度重视家校合作育人,每学期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办学理念,通过家校紧密配合帮助学生迈好坚实的每一步。

  “目前学校在校生3000多名,近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向小英说,孩子从小缺少父母陪伴,家校合作为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增加了新的可能,“孩子的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需要家校互相配合方能奏效。”

  然而,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这样的育人理念和方式。部分家长乐当“甩手掌柜”,“我们工作很忙,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孩子还小,长大了和他沟通才听得懂……”向小英表示,他们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沟通,拒绝参加家长会。    

  不同教育观念的交锋,让家校共育进退两难。

  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学生发展处主任游瀛介绍了他曾遇到的一个案例,九年级学生小蒋成绩稳定,但遇到考试便紧张发抖,头晕目眩,“经心理咨询后学校建议小蒋停课休养,但父母担心他落下复习进度,没过两天又把小蒋送回学校,如此反复,孩子不仅学业没学好,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毕业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和家长的高期待值,易导致心理脆弱、充满焦虑。”游瀛说,受教育功利化和内卷化等现象的影响,在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心中,好成绩、好学校,这些价值取向仍影响着学生,影响着学校的育人成效。游瀛表示,家校共育,更重要的是育人观念的一致,“只有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才能有效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 家庭教育缺失引发的焦虑

  “我们也不懂什么教育方法,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了。”

  “孩子现在叛逆期,连话都不跟我们说,怎么去教育?”

  记者发现,家校共育的难题除了沟通不畅与观念不一致之外,部分家长因缺乏家庭教育能力,引发种种焦虑。

  在吉首市第五小学,从教30多年的罗永菊有一个困扰她3年的难题。学生小琪勤奋上进、成绩优秀,但总是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3年来,为了让小琪开口,罗永菊和其他师生没少下功夫,“感受到大家的善意,每次她只是微微一笑,鲜少出声回应。”罗永菊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小琪的家人,希望家校联手,打开孩子心扉。

  “我们在外地上班,孩子从小就内向,只能通过电话跟小孩讲道理,鼓励她开朗一点,多和别人交流。”小琪爸爸告诉记者,忙于生计,他们没有时间,也缺少具体可行的办法去引导孩子,总想着等她长大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分数等,在综合素质、心理健康等深层次发展上,他们望而却步,缺少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探索。”吉首市第五小学校长杨伟表示,让家校协同育人成为可能,要减少矛盾,增进共识,还要致力于帮家长解难题,减压力,共同缓解育人焦虑。

  不知道如何改变孩子、如何走进孩子内心,不仅是小琪爸爸,众多青春期学生家长都面临此难题。

  长沙市开福区第一中学的老师袁霞飞曾遇到“问题学生”小陈,“在学校不遵守纪律,上课玩游戏、顶撞老师,回家就反锁门,不与父母沟通。”曾经的小陈,令老师和父母头疼不已。

  “孩子成绩不好事小,就是担心她长期自闭、抑郁,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面对小陈父母的倾诉,袁霞飞陷入深思。通过一对一交流,她了解到,小陈因升学压力大,父母对其不信任等因素,导致性格叛逆、举止乖张。

  首先需要打开孩子心结,帮他重树信心。“多表扬、多陪伴、放学来接孩子、一起散步。”袁霞飞为小陈的父母制定了专门的亲子方案,一个学期后,小陈对父母的态度逐渐软化,学习成绩也进步明显。

  “面对青春期的叛逆学生,很多家长不会管、不想管、没时间管,孩子叛逆了、抑郁了又焦虑不安。”该校副校长沈招表示,抓好学生的教育问题,没有一方是旁观者,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之外,更应该提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帮助众多学生家长走出困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