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局长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4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办有灵魂的教育

  ▲会同县边远侗寨新校——金子岩小学

  ▲郑湘局长(右一)到幼儿园进行调研

▲别开生面的教学开放日活动

  怀化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湘

  有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有思想活力和制度活力的教育,是培养自由意识、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和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办有灵魂的教育,要从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师,育有灵魂的学生三方面着力。

  办有灵魂的学校

  办有灵魂的学校,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

  一是把牢政治方向。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赋予教育战线的重大任务,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明确要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抓实德育工作,构建以“德育副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的常规德育工作,以“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的学科德育工作,以“团委书记或少先队辅导员—学生会—班委会—班小组”的主体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落到日常,落到个体。

  二是明确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所有成员对教育工作以及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提炼和表达办学理念有助于系统性地开展学校改革,有助于加强学校的文化凝聚力,有助于学校确立科学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学校成员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任何一所学校想要持续发展,特色化办学,提炼明确的办学理念尤为重要。办学理念的提出,首先要明确来源,学校办学理念主要来自于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和升华,是学校办学长期积累形成的成功经验以及对相关办学理念的哲学思考。其次要深入总结。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所在、文化之基,必须既能承载学校发展的历史,又要能拓展未来,还要为广大师生,包括社会层面认可。第三,精炼表达。良好的办学理念,或出自教育经典,或来自传统文化,或者基于对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是朗朗上口,典雅大方,寓意深刻,独具特色。

  三是培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系统展现了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精、气、神,潜移默化影响着校园的师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有助于提升师生道德建设水平,是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学校过于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及其对智力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科知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更加倾向于强制性的灌输,而忽视了情境的暗示作用。不少学校是新操场、新校舍、新装备,但却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建设,学生身在其中,却体会不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精神。我们的学校都有一定的历史,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要注重加强校史馆建设,留下和挖掘、提升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注重校园建筑的和谐规划,注重一景一物的合理布局,注重文化氛围的倾心打造;要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功能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沉淀和积累,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

  做有灵魂的教师

  传道于人,必问道在先。做有灵魂的教师,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努力成为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一是要坚守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演进和发展历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的产生相伴而生。中国数千年的教育发展史,涌现了无数“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形成了“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等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和国家先后四次修改颁布实施中小学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形成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2016年9月,第32个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引路人”的论断直接指明了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业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教师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伦理遵循。成为一个“好老师”,要有高度的职业认同,志愿献身国家的教育事业,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躁所诱;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心有国家,胸怀大义,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己任,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的道德素养和公众对其道德素养的期待要高于社会其他众多行业。

  二是树牢匠人精神。相比于工业技能方面的匠人精神,教育层面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走研究型和学者型的发展之路,把一丝不苟、精雕细刻的匠人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教育工作做到精致、极致。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比如教书与育人统一问题,教书是途径,育人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述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言传与身教的统一,强调的是对教师人格要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的统一,强调的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融入国家需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统一,就是要求教师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深化教学改革,保持教学工作与时俱进。

  三是满怀仁爱之心。“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教育是爱的事业,于教师而言,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视学生为己出,倾心关爱学生成长。首先,要平等施教。坚持“有教无类”“人人皆可为尧舜”的理念,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学识和阅历特点,在心理上平等对待,在方式上因材施教。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努力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实现自我求知与外部传授的有机统一,形成良性互动。其次,要换位思考。家庭状况、财产情况、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在孩子身上会反映出不同的特质,有的乖巧可爱,有的多才多艺。作为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家长的立场,审视、反思、调适教育行为,让教育真正起到唤醒学生灵魂的作用。

  育有灵魂的学生

  育有灵魂的学生,一定是育有深厚家国情怀、坚韧意志和洋溢青春活力的学生。

  一是涵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爱国精神是中华文明赓续不绝的强大动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正己修身的重要准则。家国情怀,实际上是由己及家、由家及国、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文明前行的每一步都生动展现了“家”与“国”的同频共振和同声相应。高尔基有句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潜力就发挥越充分,才能就增长得越快,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大境界造就大胸怀,大格局成就大作为。涵养家国情怀,意在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强调个人修身,又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倡导行孝尽忠,忧国忧民,又与家族荣耀,乡土观念等紧密联系;既突出学校教育,又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发力。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主体功能。通过党史国史教育、影视媒体品鉴、时事热点讨论、经典文籍阅读、研学旅行感悟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对家国情怀在认知上端正、情感上认同、践行上契合,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自觉实践变为日常化、生活化,从而把清新的“小我”真正融入民族复兴的“大我”。另一方面,要抓好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把孝字文章做足,以良好家风带学风促校风,可谓事半功倍。

  二是培育坚韧意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里要强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逆商的问题。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现在的很多学生,太脆弱,缺少阳刚之气,缺少霸气,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一旦遇到挫折,就是泪眼稀稀,心慌意乱。在人生路上,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的。面对逆境,一些人奋力前进,不折不挠;一些人心怀恐惧,退避三舍;一些人是缩手缩脚,不知所措。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方面的缺陷,有家长包办、长辈溺爱,有教育不严、管束乏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注重学生逆商和情商的培养。

  三是激扬青春活力。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生产线上固定标准的产品,而是性格迥异、充满幻想、充满梦想的独立的生命体。教育并不只在于要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学业,而在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从小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将个人的成长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鼓励他们对生活时刻充满激情,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改革创新,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生在校期间并不只有课堂学习,学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天性,找到自信,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并且通过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奋斗意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