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启航现代化新征程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史”有法 以“融”助力
——谈HPM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衡阳高新区蒸水小学  屈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HPM)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学术领域,笔者一直根植于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数学史如果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好地应用,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给予数学以人文的一面,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如虎添翼”的有效作用。

  一、融理——让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浸润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在教材及教学中,往往具有准确性、抽象性和严密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数学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

  教学一年级《比多少》时,笔者适时用课件给学生介绍了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个故事:不幸的盲老人每天都坐在自己的山洞里照料他的羊群。早晨羊儿外出吃草,每出来一只,就从一堆石子里捡出一颗。晚上羊儿返回山洞,每进去一只,他就扔掉一颗。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一”“多”“少”是人类最早形成的数的概念。在故事中,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经历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数学是讲道理的,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二、融情——让数学的严密和数学家的严谨润泽学生品格

  数学教学要把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故事渗透进来,让学生受到数学精神的鼓励。数学家们为理想奋不顾身,锲而不舍,严谨、严密的精神会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例如在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引入的“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故事。学生们既能够为阿基米德的聪明而感到钦佩万分,又对数学家们为了解决数学难题,不懈努力,追求真理的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烙印。

  三、融美——让数学的美丽和魅力滋润数学课堂

  数学的美往往体现在完备、对称、简洁、抽象之中,但学生除了对图形中对称有体验外,觉得数学是“冰冷”的,品味到的只是它的骨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展示数学之美,甚至创造数学的美。

  教学“斐波纳契数列”时,向孩子们介绍,自然世界中树木的成长,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以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另外,如蜘蛛网、水流的漩涡、蜗牛壳的螺纹及星系内星球的分布等是按照斐波纳契螺旋排列的。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握紧拳头记住大小月,凸出来的是大月凹进去的是小月,大小月的分布规律和拳头的凹凸是那么一致;“24时记时法”介绍古代的十二个时辰,让学生感受到一天的24个小时与古代的时辰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统一美、简洁美。

  四、融趣——在数学好玩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渗透也同样能在数学活动中体现,数学家陈省身就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好玩”和“玩好”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于数学史的趣味数学活动有很多,如一年级的七巧板,二年级的数独,三年级的汉诺塔,四年级的24点,五年级的魔方,这些数学游戏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好玩”当中不断探索好玩,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体验数学推理、抽象和模型,学生自然会喜欢数学、亲近数学、欣赏数学。

  在数学史与数学教学中,融理、融情、融美、融趣,让学生能回溯到数学之源,感受数学之美,触摸数学之魂,喜欢数学之趣,更期待数学史之花能在学生的心田开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数学HPM行动序列研究 ”(课题标准号:XJK20CJC084)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