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

    娄底市第一中学  伍赛梅

    高中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成长和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并形成传统文化认同感,依托文化的传承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一些不良信息进入中学生网民队伍,严重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利于学生形成传统文化认同感,并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对社会事物形成个性的、独到的见解,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爱国奋斗的精神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要培育民族精神,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学生塑造成爱国、奋斗的新一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意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1.依托文化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学科蕴含非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文章的史料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在介绍《左传》等相关知识后,可结合晋国与秦国联合攻打郑国引入史料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原因。学生在史料的辅助下,能了解课文中烛之武临危受命,在危难之中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史料是学生了解历史的窗户,也是学生学习课文知识的关键,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重要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2.挖掘教材文化元素 ,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在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元素,使学生依托学习目标掌握教材内容,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如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鲁迅先生拥有伟大人格的魅力。教师要求学生收集与鲁迅相关的文字、影视、新闻等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小说、杂文等的特点,了解对鲁迅的评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鲁迅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情况再进行介绍,让学生明白爱国是我们最崇高的精神。通过对教材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挖掘,学生能开阔视野,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依托生本课堂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依托生本理念构建生本课堂,目的是围绕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突出自身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如《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300多首诗歌,是我国经典传统文化作品的集合。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与《诗经》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学生只有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才能在突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依托实践活动培养传统文化精神

    语文是人文学科,也是实践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目的是依托实践活动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史记》,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实践中,在了解课文主角特点的基础上也能受主角优秀精神的熏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通过实践,学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之,语文学科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依托史料、生本课堂的构建、实践活动等渗透传统文化,并通过教学设计的创新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精神土壤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境界和素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