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团化办学观察·上篇
校长们的“困惑”

    本报记者 胡荧

    农村孩子想进城、城市孩子想进名校,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如何在短时间内让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缩小办学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成为有效路径之一。现如今,湖南已有多地多所学校走上了集团化办学道路,其规模、影响都已初现。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校情复杂、牵涉面广等原因,看似风风火火的融合发展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让校长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

    A 削峰填谷,稀释本部优质教育资源

    湘东某区内一小学地处农郊结合部,因生源不足、师资流失,2015年,学校学生人数仅剩58人。为了盘活教育资源,2016年,该区教育局决定,让区域内的某优质学校与该小学“联姻”,结成教育集团。

    两个校区,一套班子。作为农村小学和教育集团的一部分,该小学共享本部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在队伍建设上获得本部的大力支持:派驻本部的副校长到该校担任执行校长,主管学校全面工作;为加快校区间的融合速度,该校设立了德育、教学、后勤三个部门,由本部德育部主任、教学部主任、后勤部主任直接分管;本部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到该校任教。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该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生源逐年增加。2020年秋季开学,学校人数达540名,实现涅槃重生。

    “虽然集团化办学盘活了教育资源,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教育集团罗校长坦言。“这几年,本部先后派出10名骨干教师到分校任教,随着分校学生逐年增加,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2020年上学期,根据师生比1:19的比例计算,集团两校区的教师缺编数达35人。”罗校长颇有无奈地表示。

    师资缺乏,在单所学校尚且是一道难题,在集团化办学中如何破解更是不易。缺教师,怎么办?只能大量聘请临聘教师。临聘教师大多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又怎么破?于是,该教育集团利用“青蓝工程”,让主校的老师们采取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帮助这些临聘教师尽快胜任工作。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临聘教师成长得越快,流走的速度也越快,干一两年因考取编制而离职的大有人在。

    师资缺乏且极不稳定,成为了制约集团化发展的最大问题。

    湘北某小学教育集团的柳校长也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2018年7月,有32年办学历史的某村小被纳入该教育集团。煤渣跑道,破旧的校园环境,再加上交通不便,老师们不想来该村小,来了也留不住。学校10位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就占了7位,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严重。

    每两年,本部都会以支教的形式派教师进行支援,今年派了5位年轻教师。此举给村小带去了希望,却给本就师资缺乏的本部增添了负担,柳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学校聘请了7位代课教师,一人3万元,一年就是21万元。”从内心上,柳校长是不愿意实施集团化办学的,“如果不改善这所村小的教学环境,没有稳定的师资,集团化办学的效果终究是短期的。”

    B 跨学段办学,难以实现“同频共振”

    奔着“买学区房读名校”的念头,长沙市民张女士将目光锁定了湘东某区一楼盘。今年9月,她的儿子入读了配套的学校。

    这所学校有着它的特殊性: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由区人民政府和某省级名校教育集团联合创办,是该区首次迎来名校资源进驻,也是该教育集团旗下的第一所小学。集团派驻两位管理人员担任该校校长和业务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今年秋季开学,学校首次招生就迎来了300多名学生。但开学一个多月了,发生了一些让一线教师们尴尬的事情,导火线就是跨学段办学。

    “因业务校长没有小学管理经验,在小学生作息时间、行为规范、兴趣爱好,甚至是师资配置的合理性方面都存在问题。”学校一名教师表示。她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新学期开学,学校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可请来授课的却是高中部、初中部的一些专家。他们的管理经验,对于小学教师用处不大。“小学生每个学龄段的学情不一,管理的策略也不一样。”

    就低年级放学时间的问题,该校一班主任曾和校长沟通过,但最终没有达成一致。学校规定:一到五年级学生全部5点20分放学。作为一名从教10多年的一线教师,她深知,这个时间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拉得太长了。”“上午8点到校,下午3点20分下课,然后开展课后三点半活动,一直到5点20分,这些低年级的孩子根本坐不住。”

    该班主任也向记者反映,由于该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家长群体比较复杂,他们大多来自邵阳、娄底等县市,一家老小举家搬迁,只为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相比于城区家长,他们很少存在“孩子放学早,而自己还没有下班”的烦恼,按时接送孩子不是难题。“学校所处环境、学生来源不同,其管理方式也应有所调整。”

    也是因为两校区在环境、学生来源以及家校沟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湘东某教育集团的深度融合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两校区难以做到“同频共振”。

    据该教育集团校长介绍,在融合初期,学校制定的是两校区“齐步走”的方针,在同一理念的统领之下,本部根据学校已有特色成果,继续深化书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及艺体活动的特色发展,而分校则因地制宜确定发展国学、足球、艺术特色,实现特色发展的和而不同,但推进很难。

    分校的家长大多是当地近郊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在教育观念和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上远不及本部的家长。“像平时举办的艺术节、书法节、科技节、体育节,两边校区同时做,但是分校学生的表现和作品都不尽人意。”该教育集团校长对这种“差距”也表示理解。

    C  形式支援,提质发展进程缓慢

    2015年,湘东某地将某品牌学校引进该地,打造了一所新学校。它完全复制了名校的教育模式,在缓解城区大班额的同时,为附近的孩子提供了优质教育服务。从2016年秋季招生以来,这所学校用实力赢得了不少家长的认可和青睐。为了带动该区域内的薄弱学校,当地教育局决定组建教育集团,让该学校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带动薄弱学校提质发展。

    不过,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这所名校出现不少风波。

    今年秋季开学,学校招收了15个班的小一新生。班级多,教室少。怎么办?学校提出让4个六年级班搬到离学校不远的其他学校上课。此举引起了家长的不满。谢女士的女儿刚刚升到六年级,她表示:“新的学习环境肯定会影响孩子学习,六年级可是小升初的关键一年。”最终,学校积极着手,寻得折中的解决办法。

    谢女士还告诉记者,奔着名校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买房需求的旺盛导致学校附近的房价不断上涨。“这里的二手房每平方米都可以卖到一万多元。”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由于名校附近的新楼盘开发较少,二手房成为了“香饽饽”。

    家住长沙县的余女士表示,为了给儿子换一所更好的学校,她从年前开始一直在观望名校周边的房价,在若干房屋中介公司咨询后,她发现自己的算盘打得太简单了。有些原本房价不高的房子,借着名校办学的热度,价格不断上涨,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承受力。

    “是不是一挂上名校的牌子,就代表学校真的好了。”面对余女士的疑虑,某教育集团校长表示,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分校能不能办下去,关键是要有一位好校长和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师资是撬动集团化办学“同步优质”的关键。一位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教育集团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建设师资队伍,一是从优质学校派出团队支援薄弱学校或者新校,二是鼓励薄弱学校教师到名校跟班学习。在采访中,记者就发现,一些学校的“支援”只是形式上的。

    在湘北某教育集团,本部每星期甚至是每天都会进行教研活动,分校的教师只要有时间都可参与学习,但由于分校离本部远,再加上交通不便,两所学校教师的交流就只停留在微信或者QQ上,分校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