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第十五中学高三319班 黄佳蓉
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当今社会,古圣先贤们所崇尚的深度阅读如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碎片化阅读。”真可谓“浅尝辄止”,书所营造的诗意与美感已渐渐远去。需知摒弃碎片,重拾精深才是正解。
碎片化阅读无异于囫囵吞枣,让人难以享受阅读的快乐,难以渐入佳境。佛教讲求禅意悟性,读书讲求入境入心,让知识在精神世界中扎根,不该“不求甚解”、“瞬息即逝”,试问:为何古人能手持长卷,终日静读?那是因为古人将读书视为与思想对话,与灵魂交流。他们懂得零碎的语段难以让人沉醉其中,只言片语难以营造出纯美的意境。回望历史,被誉为“读书皇帝”的康熙,在位61年,从4岁便开始读书,他的藏书中以厚居多,可见康熙精于长篇阅读,终拾书中况味,施用于朝政,迎清朝三盛。
碎片化阅读让经典流失,让低俗盛极一时。我们读经典,读的是飞动的灵思、浪漫的情愫、迷惘的愤怒、流泪的舞蹈、人性的高贵,而碎片化阅读让这一切沦为泡影。当今社会,一些书籍打着“重塑经典”的旗号在市场上风靡一时,这些书籍大多将传统经典之作大篇幅删减,只留整体框架,插入些许杜撰之言,便摇身一变成了“微型经典”,这样一来,看似满足了新时代快节奏的需求,却让原汁原味的经典就此流失。梭罗的瓦尔登湖不再恬淡纯粹,只留下茫茫麦田一片;仓央嘉措不再白鹿踏雪,只留下圣洁的布达拉宫……
多少碎片化阅读的热衷者,妄想用一首短诗,一段美文就将自己的灵魂升格,让自己的气质出类拔萃。殊不知,这是人们内心浮躁的反映,过于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长此以往,只会养成对书籍敷衍的态度。
古有手不释卷、囊萤映雪的美谈,今有陈毅元帅迷书误食墨汁的典范。莫要沦为碎片化阅读的奴隶,还是让我们三更有梦书为枕,享受阅读的真正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