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第七小学 胡胜盼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中国古人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节,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却由来已久。
讴歌劳动,赞扬劳动创造财富,历代文人都是不遗余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豳风·七月》中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这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愿守着田园,过逍遥自在的农耕生活,所以他的笔下充满着对劳动诗情画意的描绘。《归园田居》(其三)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淡泊的心境,劳作的惬意尽皆流淌在诗人清新、自然的诗句中,也深深印刻在了古往今来每个读者的心中。
唐代是诗歌的王朝,唐诗中对劳动的赞美俯拾皆是。最为妇孺所知的,无疑是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寥寥几句,就把劳动者的辛勤和劳苦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感慨动容。其实,除了李绅,其他唐代诗人的劳动诗也是可圈可点。五月,是麦收时节。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这样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前两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浅显,却又是如此亲切。诗人对农人深切的关怀和同情,流露在他炽热的注视中。
中国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以劝农耕种是历代统治者所关切的。据《帝王世纪》记载,“三皇”之首伏羲重农桑,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御驾亲耕”,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述了周武王在二月二举行盛大仪式,率文武百官亲耕。到了宋元时期,二月初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耕事节”,又是“花朝节”、“踏青节”。由此可见,把农历“二月二”称之为我国古代的劳动节,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