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静 通讯员 易小箪
因为电影《无声的世界》,攸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彭琴爱上了特教专业,并如愿与特教专业结缘,作为株洲市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她与特别的天使们已经共同度过了20年的时光。
1995年,刚刚从湖南省湘江师范特教专业毕业的彭琴,走进了攸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第一个聋哑教学班,和聋哑孩子同吃同住。白天她激情飞扬地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她又默默无闻的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夜深了,还悄悄的起床为孩子们掖好被子。多年以后,她的一个聋哑学生考上了长春大学,她在信中说:“老师,我永远记得每天晚上您在我额头上留下的那个吻,谢谢您带给我们的温暖!”
2006年,学校成立了第一个培智教学班,她又成了攸县培智教育的第一人。智障孩子大都自理、自制能力差,日常行为表现为“脏、乱、差”。即脸脏、手脏、衣服脏,说话乱、做事乱,显得随便散漫。但是,她却深深地爱上了这群孩子的奇怪。“谁能把智障孩子的奇怪爱得入迷,谁就能找到一名培智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彭琴告诉记者,对待这群特别的天使,除了爱心,极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训练和培养,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善于发现并放大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能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在她的班上有个叫华华的女孩子,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症,刚来报到的时候,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也不跟别人交流,只会偶尔点头摇头。彭琴从教她擦鼻涕、擦眼泪开始,从身体接触到语言交流,她花了两年的时间一步步与孩子建立起沟通桥梁,最终,孩子开始接纳并依赖上这个一直照顾她的“妈妈”。为了更有效的帮助华华,彭琴每个学期都要为她精心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扬长避短培养她的兴趣爱好。现在的华华会阅读,会讲故事,而且还特别能歌善舞,学校一有活动,舞台上总少不了她翩翩起舞的身影。
孩子的进步是支持她走下去的最大动力,作为株洲市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寻找一条最适合特殊孩子的教育之路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此,她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不断实践摸索,不断进行课程改革。由她执教的健康教育课《我们一起玩报纸》荣获2013年湖南省婴、幼、特健康活动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生活语文《做值日》荣获株洲地区培智教育教学研讨会优质观摩课。
回首经行处,点点淡墨痕。当有人问她为何能这么多年呆在特校时,她总是微笑着回答:为特殊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是我心中最美的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