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教学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新闻

第A3版
连线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1年08月2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宽”
张素梅

    邵东县第一中学   张素梅

    今年3月2日至15日期间,湖北省随州市第二中学连续发生二起高中学生跳楼事件,致使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重伤。前不久北京市某中学一个班的班团活动讨论“什么是幸福”,竟有学生疾呼:“如果现在从天上掉下一颗炸弹,把咱学校炸了那就幸福了。”……诸多事实表明: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疾患发病率仍呈明显增加之势。紧张、焦虑、忧郁、恐惧正无情的啮噬着部分学生的心灵;考试压力大、情绪低落、悲观自卑使得不少学生厌学弃学,甚至厌世轻者……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摆在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笔者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研究,我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心理减负”可以 “三管”齐下求“三宽”,从而让心灵的关爱洒遍大地。

    一、家庭,宽舒的引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学位导师王极盛教授曾用外国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自己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国内1800多名家长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其中过分保护型的家长占30%左右,过分干涉型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占10%左右。这三种教育方法,不论家长的出发点多么美好,其结果都只能是导致孩子心理的不健康发展。又有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校的高年级学生群体情感自我封闭,个别学生戒备心理、逆反心理严重,毕业班学生心理压抑者高达57%,以上现象发生的不少原因就是来自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

    面对这些不容忽视的事实,通过对大量学生的跟踪调查和对家长多方位的了解,我认为,家长是化解中小学生心理异常的重要一环,家庭不但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生活保障,而且要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给予宽舒的引导。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管教过分严厉,甚至简单粗暴,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譬如,我校2010届毕业生的张泽平,父母自己没上过什么学,在农村吃尽了贫困的苦,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他十分严厉,教育方法十分粗暴。这个学生也十分争气,高一、高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从去年3月第一次月考开始,他的成绩急剧下降。我找同学一了解,知道他是心理包袱重,担心高考失误,所以,近段吃不下,学不好,精神也萎靡不振。我马上与他父母联系,沟通思想,共同开导张泽平,让他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张泽平得到父母的宽慰与鼓励后,不再有“非考上重点大学不可”的心理压力,身心状况与学习状态明显好转。去年高考。他轻装上阵,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

    另一个例子,是我去年下学期中途接手任教的文科毕业班的一个叫陈小飞同学,其家庭教育理念与张泽平家截然不同。陈小飞身体瘦弱,性格内向倔强,常年在外投资的父母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和性格特点,开始从不敢对他讲重话,更没有提什么学习要求。高一时,他各方面表现还过得去;可到了高二,因为学习底子薄,成绩越来越差,为了在同学面前得到心理的平衡,他开始追求高消费,穿名牌、讲排场。学校发现他这一变化后,与他父母进行了沟通、探讨。陈小飞父母也意识到了自己这种放任自流、一味以物资满足来弥补对他精神关爱欠缺的做法的不对,然后给陈小飞讲道理、谈前途。可陈小飞对父母的转变十分反感。在学校的建议下,他父母找到陈小飞最尊敬的外婆与最崇拜的小叔……在父母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下,他终于打开了心结,接受了大家提出的合理而又严格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陈小飞各方面进步很大。去年国庆节,他父母来学校为考上三本的陈小飞办团组织关系,找到我时喜悦地说:“小飞现在在大学不仅生活十分低调,而且兼了一份家教。”看着他父母满是感激与高兴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不再留长发、生活大众化的陈小飞正神采飞扬。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少家长已意识到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家长只要给孩子多一点自由空间,多一份鼓励信任,多一点赞美肯定,多一份心灵沟通,“家庭教育的失败”就会少一些,望子成龙的愿望也定能实现。

    二、学校,宽松的教育

    去年寒假,我校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对我县部分中小学校做了一个调查:20%的小学生、31%的初中生、30%的高中生有厌学心理;高中生愿意上大学者96%,但愿意学习者不到10%;绝大多数学生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

    确实,不少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重视不够和认识不清的问题。现在虽然不准体罚学生,但从精神上、心理上隐形折磨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另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理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31%,先和老师讲的仅占3.5%,和谁也不说的达到30.5%……这些数据可能是我们老师始料不及的。学生为什么这样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可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架起师生心灵之桥,为学生排忧解难。否则,学生的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曾担任高一101班班主任。这个班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女生比别的班相对多一点,所以,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大家相互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很冷漠,慢慢的还出现了相互猜疑、钩心斗角,想拉帮结派等不良心理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我手写我心”周记,写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专设了一本“实话实说”流动本,采用笔答的形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对班级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同学们还不定期进行主题班会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大家友情增加了,班级气氛活跃了,尤其是同学间的思想隔阂消除了,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引导与良好的发展。

    另外,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

    建立沟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近几年,我在工作上务实求效,精心设计学生主题班会,开展了“自信”教育、“献爱心”活动、“现实与目标哪个更重要”辩论赛、“歌唱祖国”文艺晚会、“团结就是力量”拔河赛……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因为有了这些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心情开朗了,信心更足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但有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难以融入这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我便建议学生们成立了“书法社”、“绘画社”、“动漫制作社”、“读书社”、“摄影社”等社团,并举办征文赛、手抄报赛、书画赛……这样,不擅长文体活动的同学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找到了展现自我的舞台。现在,我校已成立了近20个学生社团,社团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一系列活动也使得学生在参与中、在表现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意志的磨练、行为的矫正。

    倡导校园文明、优化育人环境。我校一直本着 “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原则,不断加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建设。

    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我们把堵与导结合起来,抓宣传、抓活动、抓规范、抓评价。通过广播、板报、专栏引导学生,通过各类文体活动、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疑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

    三、社会,宽广的环境

    社会风气、道德风尚中的种种消极现象以及腐败等不良因素,对中小学生正起着潜移默化的毒害作用。这使得我不禁联想到前不久某位教师在课堂上讲“三顾茅庐”时,问学生为什么第三次才请出诸葛亮?学生回答:“因为前两次没送礼。”令老师哭笑不得。我想,“哭笑不得”之余,留给我们的当是沉重的深思!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德炳教授曾说“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种种问题并非完全是由学校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

    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广的社会环境,使其心理重负得以脱卸?我认为,社会各界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社区和社会各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机构。社会要通过“深、细、广”的宣传,营造健康第一的社会氛围。全社会要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出应有的努力。

    令人高兴的是,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社会各界和社区越来越关心青少年成长,越来越支持学校教育工作,正不断形成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为我们青少年健康快乐地飞翔创造了宽广的天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心理学家们也提出的这样一个新观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力因素占20%,自我心理的调节能力、压力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心理障碍的化解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占80%。”确实,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个新课题。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根据新时期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要从时代发展、未来社会的需求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来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尽快实现“由着重对少数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转向关注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模式转换。我们也只有深入细致、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以整个身体和整个的心灵来到学校,并且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

    这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责无旁贷。(作者系邵东县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6418 传 真: (0731)84326418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dbcb@vip.sina.com.cn  全年订价:87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新闻
   第A3版:连线
   第A4版:校园
   第A5版:纵横
   第A6版:杏坛
   第A7版:视点
   第A8版:影像
   第B1版:综合
   第B2版:科普
   第B3版:健康
   第B4版:湘韵
   第B5版:民教
   第B6版:师说
   第B7版:成长
   第B8版:成才
   第C1版:论坛
   第C2版:研讨
   第C3版:理论
   第C4版:教学
浅议信息技术辅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