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探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花季

第03版
成长·阅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09年8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堂观察诊断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付德

株洲市芦淞区教研室 付德

课堂观察诊断,简称为“观课”,是学校组织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课堂观察诊断当中,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就是观课与诊断。所谓“观课”指的是有目的、有一定的观察角度,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观察,即“有意的课堂观察”。而所谓“诊断”,很明显是借用了医疗职业术语,它指的是依据观察角度搜集课堂信息,判断筛选有价值信息并进行整理,根据有价值信息对课堂教学“是否达标”、“如何达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提炼教学经验。与传统的听评课教研方式相比,课堂观察诊断具有如下特点和作用:

(1)它是课例研究中常用的科研手段,有助于不断完善课例,直到最优化教学过程的呈现,并且有助于促进思考与提炼,研究的色彩很重。

(2)“有意的课堂观察”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使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均强化目标意识、学生主体意识。与传统听课的盲目与随意相比,还强化了观课教师的细节意识。

(3)由于搜集信息的需要,课堂观察时一般需要以小组方式进行操作,诊断之前又需要小组成员先组内交流,再进行组际交流,还需要观课团队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因此,强化了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4)由教师同伴向授课教师提供大量真实信息,提供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可以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是一种真正的发展性评价,淡化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比单纯的划等分类要有实效。

(5)课堂观察诊断任务的驱动使听课教师不再仅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而使之全程参与研究活动,有对课堂教学充分的积极的思考,因此,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校本研修的基本规律。

其实,课堂观察诊断的程序本身并不复杂,它包括四个主要环节:观课准备——观察诊断——更新改进——提炼概括。这四个主要环节又可以分成五个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对教案进行研讨分析,直到产生具体、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

第二步:观课小组进行研讨,确定观察视角和视点。

第三步:依据视角进行分工,组成各个观课小组,选择观察技术(列数据、文字叙述、电子视频回放等),准备好观察工具(表格、时间统计工具、摄影或摄像工具等)。

第四步:观察课堂——小组交流——组际交流——课堂诊断

第五步:改进完善——概括提炼

对于教师而言,观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正确选择观课的视角和视点,更是成为教师操作程序中的重难点。视角就是课堂观察的角度,视点就是体现角度的载体。笔者认为选择视角和视点的主要依据应该是课堂观察的目的(并非指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课堂观察的目的不同,我们首先可以把课堂观察分成若干类别,对于不同的类别,当然要选择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视点。

案例:复现识字教学效果的检测(全息观察)

视角:教与学

视角1:教(视点:复现的次数、复现的字词、复现的方式、复现的情境等)

视角2:学(视点:学生的回答、投入学习的状态、参与学习的情况、识字效果检测结果等)

而有时候,我们观课的目的是为了突破和解决某个问题,或是为专题、课题研究而提供的研讨课,那我们可以采用“聚焦关键问题观察”的方法。这个时候,就要根据面临解决的那个“问题”来确定视角。以下一则案例介绍的就是聚焦某个关键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观察诊断活动。

案例:机械运动(聚焦观察,研究专题是“课堂追问的有效性”)

视角: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视点:追问频数、百分比

结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追问集中于讲授新课的环节,这种处理既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品质,也反映出教师有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

下面,以语文教师团队共同完成的一个专题研究为例,具体地谈谈怎样正确选择视角和视点。

2007年,芦淞区贺家土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研究团队在继续开展专题研究的进程中面临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书香班级建设”的专题研究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但是始终没有解决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落实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把握,阅读方法的指导更是鞭长莫及。老师们开始考虑,能够利用课内教学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吗?如果能,那这样的课该叫什么课?它是一种怎样的课型?这种课该怎么上?比如怎样以课内有限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读书会各阶段有什么不同的教学目标?怎样给一节读书会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如何利用阅读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怎样利用读书会激发全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问题即专题”,2008年贺小语文组准备继续开展“书香班级建设”,并将专题研究的重点定位在“班级读书会教学模式研究”。根据2008年的研究计划,第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探索班级读书会的基本教学规律。根据专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次的观课目的应该是“全面了解班级读书会的基本教学规律”。所谓全面了解,至少应该包括班级读书会的主要课型特点、基本教学程序、教学设计要素等等,也就是说,“班级读书会”这种课型的大致框架必须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观课的方法以全息观察法为宜。经过多次探讨,最后确定《森林报》的观课角度,包括“教学设计、教师教学指导、学生活动”三个视角。这三个视角实际上既包含了对教学“预设部分”(即教学设计部分)的分析与诊断,又包含了对教学“生成部分”的分析与诊断(即教学指导部分和学生活动部分),并且这三个视角均可以衍生大量视点进行观察和诊断,具有很宽广的外延空间。以下就是《森林报》的观课视角和视点。

视角1:教学设计(视点:目标合理性、活动有效性、时量分配是否突出重难点)

视角2:教(视点:提问、理答、即时点评、教学机智、细节处理、生成性等)

视角3:学(视点:面上参与的情况、答问题的质量、在各个环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情况、问题行为学生的表现、一个小组参与活动的表现、课后问卷检测等)。将这些基本认识提炼概括如下所述:

1、班级读书会教学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初步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我们尤其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作出评价的能力,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由易到难分阶段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在各个阶段整体推进、螺旋上升。

2、班级读书会教学原则:(1)顺学而教,顺势而导,顺需而变,给学生增加自主交流的机会,开辟品悟语言的渠道,搭建展示魅力的平台。(2)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整体把握文本、领悟读书方法、自由表达见解等方面下功夫。(3)处理好课外泛读与课内精读的关系。首先,在阅读积累方面,是“课外积累,课内展示”,要以任务驱动和评价激励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其次,在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形成“课内学方法,课外用方法”的良性循环。(4)倡导以板块结构尽量简化课堂教学程序,每个板块要有清晰的活动目标,整体教学目标与各板块活动目标形成总分结构,板块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并螺旋上升。(5)班级读书会可以有读书经验交流会、名作名篇共赏会、好书新书推荐会、人物形象分析会、焦点问题辩论会、读书质量评估会等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主要教学策略是以学生阅读基础为教学起点,以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为主要授课方式,以“内容盘点”、“感知交流”、“读法指导”、“阅读延伸”等为基本教学环节。(6)建立书友队的管理、评价及激励机制,为班级读书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案例:《蓝色海豚岛》(聚焦观察,研究班级读书会中“猜读法激趣的可行性”)

视角1:教学设计

视点:教学目标是否体现研究专题;学生的活动设计是否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整合;活动是否注意深度与广度。

视角2:教学目标达成度

视点1:是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面和组内交流的投入状态等;其次是学生的课后反映,如是否有自主读书的欲望,有具体的读书安排等;再次还有学生课后检测的结果。

视点2:学生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状况,主要根据对学生所进行的现场检测来诊断。

很显然,这种方法就是完全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视角和视点,可以马上将诊断结果确定下来,迅速判断本节课的教学是否真正达标。

谭老师的猜读活动很成功,最后,由笔者将“猜读法”的教学规律归纳如下:

1、猜读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新书的阅读兴趣,学生对后续阅读表现出浓厚兴趣。

2、猜读法教学程序简要提炼

第一步:“问——猜——读”多形式循环逐步呈现文本片段;

第二步:引用文本背景信息持续激发兴趣;

第三步:预留精彩文本章节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3、猜读法教学要点(猜与读有机整合)

(1)教师熟悉文本内容;(2)以问激趣,设问必在学生有想象空间之处;(3)以读激趣,赏读必读书中精彩片段;(4)以旁证激趣,大量引用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好奇欲望;(5)以任务激趣,预设阅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6)“问——猜——读”反复呈现,应该尽量使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以避免重复单调;(7)可尝试要求学生交流表述自己的猜测“依据”或“理由”,以任务驱动方式有意识发展学生大胆想象、科学推断、清晰表达的多重能力。

从我们经历的这个专题研究就不难发现,同样是班级读书会教学策略的研究,课例不同,观课目的不同,选择视角和视点的思路就不同。但是,有几个基本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我们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观课,无论视角和视点有何种变化,观察的角度从“预设”与“生成”切入,就可以分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效”;从教师与学生切入,“教学实效”又可以可以分成“教学指导”与“学生表现”。所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效、教师指导、学生表现始终应该成为我们观课的基本角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6418 传 真: (0731)84326418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dbcb@vip.sina.com.cn  全年订价:87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花季
   第03版:成长·阅读
   第04版:成长·语文
   第05版: 成长·素材
   第06版: 成长·抒情
   第07版:成长·记叙
   第08版:成长·议论
   第09版:封面
   第10版:成长·青涩
   第11版:成长·导读
   第12版:成长·母语
   第13版:成长·点评
   第14版:成长·表达
   第15版:成长·才艺
   第16版:成长·卡通
   第17版:通讯
   第18版:探索
   第19版:理论
   第20版:论坛
课堂观察诊断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