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社区

第03版
社群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沙岭军休站徐军:
无悔军旅生涯,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记者 李祯媛

  实习生 吴婉莹

  “我上学早,入伍时才13岁,那时候一腔热血,看到同学们都在报名参军,我也很想到前线、边防去,报效祖国。”在长沙市开福区一六三家园,记者见到了今年65岁的军休干部徐军,一头利落的短发,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回忆起当初入伍的情形,她仍记忆犹新。

  提起军旅生涯,徐军说:“有了当兵的经历,一辈子不后悔。”

  性格刚毅

  不愿当部队里的“小姐兵”

  徐军入伍时,同为军人的父亲曾希望她留在长沙,但她带着少年的意气风发,毅然决定报名前往祖国前线。1970年,徐军被分配到广西宜州第32野战医院,参加部队训练与医院建设。

  在一次拉练中,年幼的徐军发了高烧,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双腿如灌了铅般沉重。昏昏沉沉之际,部队领导要求她中止拉练,坐车与部队同行。但徐军坚持不肯上车,小小的身板背着装满医疗用品的携行包,走到双足长满血泡,也坚持完成了拉练。“这个小姑娘很有个性。”徐军所在部队的领导曾这么评价她。

  1975年,徐军被分配到饲养班。回忆那一段时光,她说:“我不愿意别人说我们是来部队镀金的‘小姐兵’,于是脏活累活都拼命去做。”不管是冒着大雨捞水葫芦做猪饲料,还是忍着臭味打扫猪圈,徐军永远一丝不苟地完成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后来到了炊事班,徐军更是把自己当男兵使,25公斤的面、100公斤的米,她说扛就扛,从不说苦喊累。“别看那些小女兵,可能干了。”想起领导说的这句话,徐军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奔赴前线

  勇当战场上的生命守护者

  徐军记得,1978年10月,20辆解放牌汽车整整齐齐开进广西宜山野战医院操场的情形:“大家只当是次较大规模的拉练,背着包就上车了。”到第三天,汽车依然在前进,此刻大家才隐约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演习,真正的战争要来了。

  徐军参加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她作为加强医疗队员,选派到师医院参加战伤救治,战时在距边境线仅300米的野战帐篷里不分昼夜地抢救前线送来的伤员。“我们在救护中曾接到空袭警报,为监护一名不能搬运的危重伤员,我留下守护伤员,直到警报解除坚持未离开伤员半步。”徐军动情地说,“当时真的是舍生忘死,没觉得危险,那些在前线的战士们才是最了不起的。我弟弟当年也在前线,我非常担心,一有空就会去不远处的烈士收容处看看,只求他平安归来。”

  “我们大概有9天基本上没怎么睡觉,因为伤员被送过来是没有任何规律的。”说起第一次看到真正的伤员,徐军有些动容。那是一位副连长,他的臀部被炸开了一大块,整条腿血肉模糊,口里还在说着:“让我回去!让我回到战场上去!”这样惨烈又残酷的情形在战场上屡见不鲜,让徐军印象深刻的还有个17岁的小战士,他的一只眼球已经被炸出眼眶,另一只眼睛也保不住,但这个战士完全不知道今后要在黑暗中度过,还在兴奋地说着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徐军日夜守护在伤员的身边,为他们处理伤口,听他们讲述激烈的战场情形,在炮火的洗礼中深切感受到军人保家卫国守卫疆土的热血与担当。

  发挥余热

  公益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随着战事的推进,伤员送到我们这里的路程越来越远,天气也越来越热,有些伤员送来时意识都不太清晰了。他们到了之后,我们在其左上衣口袋找到伤票,上面有姓名、部队、诊断,当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喊他们的名字:‘张宏,你回来了!回到祖国了!你睁开眼睛!你能听见我讲话吗?’这比什么药都管用……”话至此处,徐军的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战场上的峥嵘岁月仿佛还在眼前。徐军告诉记者,通过演讲这一段战场的往事,她在长沙市军休系统“老兵永远跟党走,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1983年,徐军调入长沙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先后从事临床、营养、保健、教学工作,学术成果和造诣得到业内肯定。2006年退休后关系移交至观沙岭军休站,站里利用军休干部在政治、经验、威望、学识上的优势,引导徐军和其他军休干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红色宣讲、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

  “我这一辈子好奇心重,练字、写作、健身、看书……兴趣比较广泛。站里当时推荐我去宣讲团,一方面我自己想去尝试,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有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组织交代的任务我不会拒绝,而且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提起受聘为长沙市退役军人党史宣讲团成员、副团长、长沙市教育系统党史宣讲员的经历,徐军言语谦虚。在她看来,虽已退休,但仍需发挥余热,时刻保持军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用老党员、老战士的亲身经历感染、鼓舞年轻一代,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