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社区

第03版
社群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鱼水书院”连起居民“鱼水情”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记者 曾金春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平凡因坚守而崇高,平凡因付出而出色。城市的每一处都有许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普通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生命的精彩华章,擦亮了道德星空,树起了时代标杆。在长沙市芙蓉区韭菜园街道军区社区就有这样一群普通人,他们用温情搭起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鱼水书院”志愿者。

  近年来,军区社区紧紧围绕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索“五老志愿者”服务模式,运用“党建+”模式,以党建带“关键”,扩队伍、增活力,搭平台、抓服务,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努力营造“五老”发挥正能量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党建引领、以老带幼、以史树德、以德育人”的共同发展新格局。

  七旬“网红”阿姨

  坚守垃圾分类“主战场”

  8月初,74岁的党员志愿者甘再纯在长城公寓小区巡逻时,86岁的许爹爹正在做垃圾分类,但是老人年事已高分类分不清楚,甘再纯便迎上去帮忙。“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真正做到让居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看到居民能自主地做好垃圾分类,真是打心眼里高兴。”甘再纯笑着说。

  军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5年前,只要气温升高,长城公寓小区门口的露天垃圾站就臭气熏天,居民们对此颇有怨言,社区经常收到居民的投诉。

  自长沙市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军区社区围绕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协同行动以及习惯养成等方面,开展先锋引领、志愿联动的“敲门行动”“督导行动”和“打卡行动”。以长城公寓小区为试点切入,突出“家庭主分、义工辅捡、专业清运”主旨,以点带面深度探索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带动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一年多的坚持,小区的变化有目共睹,长城公寓小区垃圾减量达到40%,并获评“长沙市垃圾分类劳动竞赛先进小区”。

  “一年多没有休息一天,每天从早上6时到晚上20时,天天在垃圾堆里分垃圾,手上的皮肤都坏了。”回忆起2017年6月至2018年年底那段时间,甘再纯仍历历在目。

  “你不要去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要天天这么搞。”“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我一定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自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后,甘再纯把小区的垃圾站和垃圾桶当成了自己的“主战场”,老伴担心她的身体,多次劝说无效,很是生气,连生病住院都不告诉甘再纯,甘再纯也没多问,“当时顾不了这么多,只想着把垃圾分类这个事做好”。

  “甘姨不计得失,只讲付出,天天守在垃圾堆里,她这种纯粹的‘傻气’‘硬气’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我们都很佩服她。”居民刘女士说,“自那时起,小区里没有人不认识甘姨,平时哪家缺个葱、缺个姜都想着找甘姨,她现在是我们小区的‘网红’,我们都是她的粉丝。”

  凡人微光,照亮身边,影响他人。两个月前,甘再纯在小区巡逻,居民李依看到后询问:“甘姨,我想参与巡逻队,给我排班吧。”从那以后,每次安排的巡逻,李依从未迟到缺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六旬“管事婆”

  迎着困难向前冲

  68岁的党员志愿者陆晓玲住在军工苑小区,因平时小区一有事她都会出来管一管,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管事婆”。

  2021年,一对夫妻来军工苑小区旁边的素食店吃饭,因找不到停车位,便把车开到小区里,但小区内的车位也很紧张,无法容纳社会车辆,小区保安便阻拦该车驶入,双方吵了起来,还差点打起来。这时,陆晓玲看到了,马上上去劝架。“打赢了进派出所,打输了进医院,你们觉得打架值得吗?”在她的劝和下,双方情绪渐渐平和,最后,在陆晓玲的努力下,解决了餐厅长期面临的停车难问题,从此再无停车吵架的事件发生。

  “听说他们当时手里还拿着刀,你劝和时怕吗?”“不怕,我只想着冲上去调和矛盾,没想这么多。”陆晓玲语气坚定。

  2020年的一天,正在小区散步的陆晓玲看到三个陌生面孔进入小区,她一眼看出这三个人神情不对,察觉可能是小偷,这时刚好马路上一辆警车开过,其中一人听到警车的鸣笛声,不自觉地将双手抱头,这一举动让陆晓玲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大声呼喊抓小偷,她边追边喊,身手矫健的她还抓获其中一人。自那时起,小区内再没有出现过偷盗事件。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陆晓玲始终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扛在肩,不论是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扫场所码,还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晓玲这人真的好,经常帮忙买水买电,有点什么事,我就喜欢找她,她总是二话不说就来了……”说起陆晓玲,居民曹爹爹赞不绝口。

  七旬热心爹爹

  发挥余热投身志愿服务

  75岁的杨建润,是信息苑小区的党支部书记,参与志愿服务已有6年。在信息苑小区,只要一提到杨老,无论是社区工作者,还是居民,都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可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尤其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2019年大年三十的晚上7时30分,我接到社区书记徐香的电话,向我们支部的全体党员祝贺新春,同时提醒大家,这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老同志们要多多做好防范工作,一定要注意身体。如今,我们小区能建设得这么好,全靠徐书记带领得好。我是受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影响,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杨建润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多向身边的志愿者学习。

  就是这样一位老党员,从不提自己做了什么,永远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信息苑小区有41个党员,且大部分是老党员,但每天最少有3位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巡逻。这让小区的青少年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到寒暑期,青少年们便积极参与到小区的志愿服务中来。多年来,信息苑小区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还培养了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

  军区社区党委书记徐香告诉记者,社区依托“鱼水书院”,以“奉献爱心、多行善举、扎根社区、服务居民”为宗旨,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从夜间巡逻到开设手机课堂,从法治宣传教育到调节邻里纠纷,从党史学习教育到环境卫生整治……志愿者在社区日常工作中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多年来,社区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鱼水书院”里既讲浓墨重彩的大事件,也讲触动心灵的小故事,在看见与听见、脚印与烙印的交融中,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一起共绘美好生活新蓝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