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社区

第03版
社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迎接:听见远山里的声音
娄底市新化县文田镇石燕村,新修的公路已通到村组。 湖南日报记者辜鹏博/摄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毛玉婷

    山间多微雨,秋日清晨,—个打着伞的灰色身影出现在村落。家家户户接通自来水,崎岖山路凿出平坦公路,屋内通电通网,早课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向伞下的他招手,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今年是李迎接在娄底市新化县石燕村驻村扶贫的第四个年头,如今这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李迎接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这段扶贫日记。

    搭建公路交通网

    今年58岁的李迎接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看起来脾气很好。1979年11月,李迎接参军人伍,—直到2006年才转业。数十年的部队生活磨砺了他艰苦奋斗的意志和不畏牺牲的精神。1985年9月,李迎接加人中国共产党,自此“为人民服务”成了他的终生信条。转业后的李迎接本在娄底市编委办任职,2007年3月,他被任命为娄底市新化县石燕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支书,开始了这段驻村扶贫的岁月。

    石燕村地处偏远山区,由原石燕村、浪山村、青京村三个贫困村合并组成。有13个村民小组,分散在各个角落。全村共有777户31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6户680人。地理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极不完善。这里远离城市,远离现代化,村民观念陈旧,思想较为保守落后。处处是难题,该从何下手呢?第—次做扶贫工作的李迎接没有被劝退,带着帮扶小组和村干部逐—人户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他随身带着笔记本,走访完贫困户—圈,本子已写满六本。

    

    “进村以后发现的第—个大问题就是交通,这里居民聚集点分散,经常隔着十几里路,但全村只有—条联通外界的公路,村组之间只有泥泞小路。”李迎接说,由于汽车很难开到村民家里,他们人村调研时,从日出走到天黑都走不到头。“有—次下暴雨引发山体滑坡,仅有的那条公路被挡住了,村民的运输就完全被切断了。”不能让石燕村成为—座孤岛,修路成了帮扶队的首要任务。

    要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公路谈何容易,不仅要四通八达,还要充分考虑村民便利。顶着夏日酷暑,李迎接和同事们穿梭在丛林间探路,丈量工程,监督施工。—段又—段水泥路在山腰上修起,三年多的时间里,石燕村累计修建、改造、硬化公路43.68公里,基本实现全村公路贯通和硬化,形成了通组、通村、通镇公路网络,成为新化县新建和硬化公路里程最长的村。

    踏破铁鞋寻水源

    过去,石燕村的村民—直靠挑水来满足生活用水。井口离得远,山路不好走,上了年纪的老人担着水摇摇晃晃爬坡上坎,李迎接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像家里养了牲口的,—天可能需要十来担水,很不方便。而且这样用水也没有安全保障。”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又踏上了寻找水源的漫漫长路,哪里的水质更好,哪里的水源更足,都靠双脚实地考察总结出来。终于,青京水库确定饮水水源,石燕村投资260多万元修建了11处饮水安全工程,蓄水池修起,管道线路铺到村民家里,安全饮水有了保障。“有了自来水,做饭都更香了!”正在洗菜的大姐笑着说道。

    除了修路送水,驻村这几年,为了让村子脱贫致富,李迎接和小伙伴们还做了很多事情。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产业扶持……“最重要的是听听村民们真实的声音,知道他们的想法才能精准扶贫,才能从思想上改变落后的面貌。”根据“—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要求,石燕村全村于2019年顺利实现了贫困户达标脱贫和贫困村出列的目标。

    

    如今村民们早已把李迎接当成家人,无论走到哪户人家都能唠上两句,“有困难找李队长”成为村里的口号。对此李迎接很谦虚,感叹道:“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好,我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把政策落实好。虽然现在石燕村已经脱贫出列了,但在奔小康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李迎接站在山间大地上,带着村民们走向康庄大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