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都北京到完全陌生的湖南,从国家机关大院到朴实的乡村,从“空中王子”到亲民的乡村主持,32年来,在播音主持道路上,他不仅见证了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更记录了中国农村成长的轨迹。
他就是李兵,农民朋友的“兵哥”,十几英寸的荧屏,他把它搬到最广阔的农村,爬过的每一条山路,趟过的每一条河流,踩过的每一块田埂,都是他一岁岁心血的堆积。于是,他戏称自己是“中国最大演播厅的主持人”。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在农村摸爬滚打十几年并摘取无数荣耀的主持人,最初却不懂得播音主持为何物……
A
少年欲圆舞蹈梦,不料结缘广播台
对于李兵来说,结缘播音事业纯属偶然,因为长大后当一名舞蹈演员的梦想从小就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作为一名军人的后代,作为从小在国家七机部大院里长大的子弟,每天耳闻目睹的都是军人的生活和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似乎与文艺不着边际。然而李兵从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艺术天赋,音乐、舞蹈、体操样样擅长,小学四年级他考上北京少年宫学舞蹈,此后一直到高二李兵都在为他的舞蹈演员梦精心准备着。
突然有一天,一位好朋友告诉李兵说他想成为一名记者或者播音员,李兵甚是诧异,记者为何物,播音员又是做什么的。虽然每天听广播,但在李兵的想象中,收音机里的声音都是机器发出来的,人根本干不了这活。
人生道路总是充满了急转弯,有时候突然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1977年,李兵17岁,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相约去北京招考播音员。在老师的鼓励下,压根儿不了解播音的他抱着试试的心态走进了考场。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院子,门口持枪站岗的卫兵给人平添一种自豪感和神圣感,刹那间播音工作的形象就在李兵心中高大起来。几堂考试下来,因为出众的音色条件,这张从未经过雕琢的“粗石”却成了老师眼中的“璞玉”,两个省电台争着想要录用李兵。
1978年,18岁的李兵第一次远离父母,从北京只身来到湖南,“湖南美不美?湘江水清不清?”稚气未脱的李兵一连串的疑问,当时湖南在他的印象中就只有三个概念:主席的故乡、韶山冲和纯朴的带着红领巾的乡里孩子。
B
创新播音风格,门外汉成长为“空中王子”
初涉长沙,并不繁华的城市以及湿漉漉的天气让李兵很不适应,加上并没有经过正规的播音训练,一切都显得举步维艰。然而李兵意志坚定,离别时父亲的那句“献身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嘱托时时响彻在耳边,李兵发誓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于是在最初三个月的学习和培训中,李兵特别发奋,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晨,他都到山坡上练习发声、练习吐字归音,为了模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发声,一部小收音机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
终于,机会来了,三个月后,路英老师给了他一次替播的机会。第一次进播音机房,李兵又高兴又害怕,紧张得一篇300多字的稿子录了三个多小时才完工。节目播出那天是正月十五,在烈士公园看灯展的人群当中,李兵打开收音机,第一次听自己的声音从收音机里流出来,竟是那样的美妙。以前的胆战心惊刹那间烟消云散,他一下子充满了自信。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播音经历,李兵很快上手,一年以后即能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特色。然而渐渐的,李兵发现播音是一个知识涵盖面非常广的行当,时事政治、古代历史、现代科技、文化艺术,无所不及,“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再专业的播音员也会让人觉得苍白。”于是在1982年,李兵成为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批在职学员。
如果说音色好是上帝赋予的礼物,那么后天的勤奋与创新则是成功的附加筹码。为了追逐听众的兴趣,李兵一直在琢磨着寻求更能引起听众共鸣的播音方式。“只有贴近听众的风格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播音风格”,于是李兵尝试着把传统的播音腔变换成一种谈话式的倾诉,就好像是朋友间一对一的交流。“也是这样一个如梦的夜晚,也是微风的轻波洗涤着晴空的碧蓝……这是一只迷途的燕子啊,是那样孱弱而忧伤……”随着那娓娓诗句缓缓淌出,恍若一股浓郁的情感在高空中慢慢扩散,如泣如诉,氤氲着每一个听者的心灵。一时间,这一首《爱的回忆》风靡整个三湘的学生和青年群体,其火热程度甚至超过当时盛极一时的邓丽君歌曲的点播状况,改革取得成功,李兵名噪一时,“空中王子”的昵称也逐渐流传开来。
C
“垃圾”节目出了彩,
“空中王子”转战电视荧屏
可以说李兵的嗅觉是敏锐的,他总能第一时间洞察到市场方向。九十年代初,电视与主持人的发展对播音员形成很大的冲击,正值事业巅峰期的李兵毅然申请调入湖南电视台,以争取做一个全能的语言工作者。从一个受万众敬仰的“空中王子”到一个小小的记者,一开始落差很大,李兵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常常遭受别人的冷眼。
做了一年多新闻部的记者,台里终于给了李兵一档谁都不想做的“垃圾”节目《一周要闻》,他却视为珍宝,有板有眼地将组稿、编辑、撰稿、主持的任务一肩挑。功夫不负有心人,年终时领导一句“李兵竟然可以把一档破节目做得有滋有味”让他激动了好一阵,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段低谷时期里,李兵学会了电视新闻的整个流程。
1993年,湖南电视台改革,李兵和另外两个搭档梁瑞平、潘礼平接过在当时看来也是“垃圾”节目的《晚间新闻》,并欲把它打造为一档精品栏目。经过深思熟虑,第一次主持《晚间新闻》的李兵采取一种站着说新闻的方式,那种很随意很生活化的主持风格瞬间让观众倍感亲切,于是观众很快就记住了这个不是很帅还架着一副眼镜的主持人。有一次,李兵骑着摩托车去上班,为了保护发型没戴头盔,结果被警察逮了个正着。正在李兵不知所措时,警察认出了他,对他说:“李兵啊,骑车还是要注意安全,下次记得把头盔戴上,还要多播点好看的晚间新闻。”
D
一波三折又逢生,农民朋友引方向
“主持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和老百姓一样平起平坐,只不过懂得要比观众多。”《晚间新闻》的成功让李兵深刻意识到跟观众朋友式的交流才最能打动人心。然而好景不长,半年之后,《晚间新闻》被停播,李兵再一次“落难”。
“游荡”了两年后李兵以及梁瑞平、潘礼平不得已只得向台里伸手“讨要”到当时还没成型的对农节目《致富之路》,对农村没有任何印象的李兵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然而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上。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人在一起反复商量,又来一次彻底的改革创新,将《致富之路》更名为《乡村发现》,将演播室搬到农村去,让主持人与节目和观众融为一体。于是乎,一大伙人浩浩荡荡出发,去乡村开始他们的“发现”之旅。
最开始到农村,大伙儿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好玩,然而真正深入了农村之后,李兵才发现在秀美的田园风光后面,是农民艰难的生活状态。这些善良的人们,每天都在创造,他们用晶亮的汗水照亮农贸市场丰富的农产品,照亮城市人日益丰富的米袋子、菜篮子。他们从不奢求太多,却从不放弃追求,他们把最真实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袒露在人们面前。
李兵每一天都在感动着。“你给他们一点点,他们就会回报你满满的真情。大娘送你一双鞋垫,怕你路跑多了,鞋打脚;姑娘送你一串风铃,祝你全家幸福;大爷敬上一杯谷酒,祝你出入平安。”于是,李兵也真挚起来,“早点起床,早点下乡”成为他的人生格言;他走到哪里都会亲切地问一句“感觉怎么样,最近生活好不好”;一碰到农民朋友,他聊天就特别来劲。久而久之,农民朋友也把这一位“兵哥”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兄弟,他们取得了成绩,会第一时间告诉李兵;他们受了委屈,会找李兵倾诉;他们遇到困难,还是会找李兵帮忙……李兵没有时间照顾家里,他的电话成了农民朋友喜欢拨打的热线。
从最初的好玩到融入情感,从带着情感到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项责任,李兵在那一方最广阔的主持阵地上一步步升华,为中国主持界划下璀璨的一笔。如今,《乡村发现》更名为《发现》,但李兵还是一如既往地将视角定格在农村,为农民朋友呐喊助威,做农民朋友喜欢的节目,“农民朋友始终是我事业空间以及人生空间的主角。同时我也将开设课堂给更多喜欢主持的朋友,传授我自己的经验,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要关注的对象更应该是我们最可爱的农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