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教育版刊登的《手机,该不该入中小学校园》一文,让我想起了儿子的故事。3年前,我儿子10岁,在城郊一所小学上三年级,离家比较远。因为我和老公工作忙,多数情况下都是他一个人步行20分钟去上学。出于对孩子在路上的安全考虑,也为了和他联系方便,我给他买了手机。
买手机之初,儿子也是嚷着要智能的,彩色大屏幕的手机,当时因为手机价位还比较高,加上家庭不富裕,我花2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款功能较低的手机,那手机不仅是黑白屏,而且屏幕很小,短信拼写也麻烦,更没有上网功能。虽然儿子不高兴,但因为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通话功能,也就实现了我给儿子买手机的初衷。
这款手机最初让儿子很失望,因为它没有上网功能,不能储存和播放歌曲,没法玩游戏,连短信编写也麻烦。这款手机的种种缺陷,使儿子不至于在同学面前拿出来炫耀,也不至于在课堂上对手机恋恋不舍。
最近两年,手机降价比较厉害,加上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我也曾想给儿子换一款功能多的手机,可是想到儿子可能用手机上网、聊QQ、玩游戏等原因,就一直没给他换。毕竟父母和老师不能时时盯着孩子,与其担心孩子把手机当成娱乐工具,不如只让他用没有娱乐功能的手机。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懂事,打电话也不再因为自己用的是低端手机而躲躲闪闪。现在看来,这款低端黑白屏手机更是起到了教育孩子不虚荣的作用,这个,纯属意外收获。
记者感言:教育,并非一定要亲口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一些简单的事例更能让孩子明白,那些绚丽夺目的附加物只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支招妈妈:长沙市市民 姚瑶整理/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