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打工的湖南妹子于女士致电本报热线:0731-84329691倾诉了她的苦恼:在外漂泊了四年,她准备年前回家结婚,可是对于养老保险又不知道如何处理。退吧,只能拿回以前缴费的部分,这几年买的养老保险就等于一纸活期存折;如果不退呢,又担心办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单位缴费大约为20%,但是目前的规定只转移12%,这是不是意味着她的权益会损失?
新政策出台,农民工社保养老成现实
其实,困惑的并不只有于女士一人,全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都在踟蹰着。我国2亿多农民工如候鸟般奔波于城市和乡村,变换着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长期以来,社保关系无法跨地区转移接续。如果不退保,也很难享受到养老待遇。多年来,退保竟成为农民工春节返乡、离开打工地前一项例行的手续。
对养老保险关系实现“全国漫游”的呼声由来已久,却因全国各地没有统一的养老关系转入标准,碰到重重障碍。千呼万唤始出来,从2010年元旦起,《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开始实施。按照新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保人员可跨省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但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退保。
然而,即使新政策出台,还是出现“深圳集中退保事件”,这反映出人们对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新规定不了解,对“转保”流程过于复杂表示担忧。为此,专家呼吁参保者,应该充分了解国家政策,不要轻易退保。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让养老关系轻松跨省转移,政策设计缴费水平与待遇挂钩,转到哪里都不会吃亏;让农民工“参加得进来,转移得出去,接续得起来,享受到待遇”,最终将使农民工靠着社保养老成为可能。
不管转多少,个人养老金不会少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位缴费跨地区的转移,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影响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的累积,也不影响个人养老金的计算。
同时,胡晓义介绍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职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条件之后,其养老金计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按照其个人账户全部的储存额包括本息,除以一个系数,男性除以139,女性除以170,计算出每个月应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标准。另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大体上是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的相互关系确定最终领取待遇的基数,然后缴费满15年,就领这个基数的15%,在此基础上如果多缴费一年就再多领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缴费20年就领20%,缴费30年就领30%。
这就意味着,最终领取的养老待遇只和本人缴费的多少、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至于省对省、市对市的资金是怎么转移的、转移多少跟个人没有直接关系。
胡晓义还明确表示:“凡是本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论什么时候,都会保全利益。现在不退保是为了给参保人将来争取更大的利益。即使从此以后再不参保、不续缴,又不满15年可享养老金待遇的年限,凡是个人缴费的部分在将来到达退休年龄后,也全部会退给本人,而且是连本带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