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畅 易鑫 通讯员 谢聃 田静
3月3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市州配套活动——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怀化举办,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生物基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学术探讨。
活动举办地为何是怀化
生物基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其他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一类新材料,其发展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的举办地,为何选内陆的怀化?
怀化是湘鄂渝黔桂五省份边区的中心城市、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怀化国际陆港,该市已形成“依托大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开放新格局,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怀化承接产业转移大有可为。
怀化生物基材料资源丰富,享有“广木之乡”“中药材之乡”等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7.06%,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均居全省第一,竹林面积居全省第4位。
怀化将生物基产业纳入“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台推进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
2023年以来,怀化生物基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11家增长至43家,产值从30亿元增长至54.5亿元。
18个项目集中签约
活动当天,18个生物基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33.99亿元。其中,湖南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2.5亿元,在靖州竹科技产业园建设年产12万吨竹纤维生产线、3万吨竹纤维科技制品生产线等。衢州道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2亿元,在会同连山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生产竹集成材、重组竹材等。
“项目落户怀化,除考虑区位、物流、资源等因素外,我们感受到了怀化一流的营商环境,见证了‘怀化速度’。”活动中,怀化生物基产业链招商大使、湖南亿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明说。
2023年初,王立明抢抓“以竹代塑”风口,将年产5万立方米高端卡车出口集成板材项目,落户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如今,亿欧新材料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竹制车厢板制造企业,成为欧盟新能源竹制卡车厢板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怀化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聚焦打造“低成本怀化”目标,制定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2条、招商引资扩大开放8条措施,创新设立“企业家日”,建立企业诉求“绿色通道”,持续擦亮“身在怀化、办事简化”政务名片。
生物基产业前景广阔
生物基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怀化如何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竞逐发展新赛道?活动中,专家学者观点碰撞、把脉支招。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在交流会上,作了题为《生物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认为“生物基+数字化”号角已吹响,科技赋能共推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怀化可从建立收储运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争取专项基金支持、打造区域名品等方面作文章。
“生物技术的星辰大海,已近在眼前。”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生物基专委会主任马林聪认为,怀化生物基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从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动行业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培育人才与开放合作等方面发力。
“我国生物基材料发展面临原料单一、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撑体系不健全等挑战。”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付烨剖析了产业痛点,并从示范引领、创新发展、生态培育、应用拓展等方面展望绿色材料重塑未来的多种可能。
“生物基产业前景广阔,专家学者支招,很受启发。”湖南骏泰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凌泉说,目前,公司正与高校合作,研制应用于超特高压变压器领域的竹绝缘纸,助力电力行业突破关键材料发展困局,为生物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