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寒假到了,一些地方学科竞赛培训热潮又起。
不一样的是,近几年,湖南部分培训机构瞄准各优质中学成立的“丘成桐少年班”(以下简称“丘班”),以帮助学生跻身此类班级为宣传口号,诱惑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孩子“卷”入其中。
2021年,数学大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以个人名义发起,联合各省优质中学举办“丘成桐少年班”,培养数学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优秀学子通过选拔可以入围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无需参加高考、中考,直升清华大学,师从丘成桐本硕博连读。据统计,该计划启动以来,我省通过该计划(第一批次)保送清华的学生已有15人。
原本是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却成了培训机构拓展生源的噱头。家长究竟该如何对待学科竞赛升学通道?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靠培训进“丘班”?教练却“更喜欢自学的学生”
目前,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等长沙名校均设有“丘班”。2024年,这些名校各自的教育集团里,不少初中学校宣传自己是“丘成桐少年班生源基地”。
无需高考保送清华,还有这等好事?在许多家长心目中,这一计划俨然成为除学科竞赛、强基计划之外新的升学通道,纷纷想办法让孩子挤进“丘班”。
这让众多培训机构发现了新的“商机”,不少机构开始组织课程培训、“选拔考试”,越来越多的家长也逐渐陷入机构“贩卖”的焦虑中,带着孩子提前开“卷”,进行各种“提前学”“深度学”培训,试图通过这一通道送孩子上名校。
然而,在雅礼中学“丘班”总教练肖瑶看来,相对参加校外培训,她“更喜欢自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都只是教学生用解题技巧来做题,并没有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深度理解,这对深层次学习是很不利的。”肖瑶说。
“中小学不能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参加竞赛绝不是招生入学的‘敲门砖’和另辟蹊径的升学捷径。”长沙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不盲目攀比,更不能听信谣言,加重自己和孩子不必要的负担。
天才到底是啥样?不是“刷”数学题而是“玩”数学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会被“丘班”、学科竞赛班教练们青睐?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肖瑶和雅礼中学数学竞赛组教练姜兴。
强大的自学能力,是两位老师共同提到的重要特质。肖瑶介绍,“丘班”培养方式仿照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某一知识点,再让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给其他学生讲授,老师则在台下补充、点评。姜兴也表示,数学竞赛班的课堂,老师教学时间占比不到一半,大部分时间需要靠学生自我整理、归纳、消化。这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两位教练还强调,极强的内驱力也十分必要。不管是“丘班”还是数学竞赛班的学生,都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数学有强烈的好奇心,课外时间也愿意自己探索、学习。“数学竞赛领域的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天赋,但这条路也很辛苦,只有热爱才能坚持下去。”肖瑶说,她所带的班上的孩子更多是在“玩”数学,而不是“刷”数学题。
此外,这些学生一定不是“偏才”,他们通常具有深度理解的能力,能够弄懂问题的底层逻辑,并擅长触类旁通,因此在各个科目都表现优异;他们也不是“书呆子”,往往拥有广泛的爱好,并富有想象力、观察力,能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普通学校的教学节奏、内容,已经无法满足部分有天赋的学生学习需求,开设‘丘班’、学科竞赛班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这其实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肖瑶说。
但是,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这条路。就在前不久长沙市一中与雅礼中学联合举办的教育开放日活动中,长沙市一中生物金牌教练陈新奇给许多“卷王”家长泼了一瓢冷水——
“我们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觉得参加学科竞赛一定有前途,但跟我见面后,我发现很多孩子是被逼的”“机构卷家长,他们的话不应该轻信,他们事实上是看着你的钱”“学科竞赛不适合,没关系,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陈新奇希望家长,不要只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被动地去“卷”,不如鼓励他们去运动、去阅读课外书籍,去主动专注地做一件事。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孩子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时,成绩自然会好起来。
“丘班”培训热,不仅反映出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更触及教育公平与个体发展的议题。在这场教育资源与孩子成长的博弈中,家长们应理性看待,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挖掘其兴趣爱好、天赋特长。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多元、公平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